戒律和律仪有区别又有统一。 戒律为自我心理预防和行为约束的标准;轻重分明,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守持详疏。律仪为自我约束标准表现的程序与形式;主要有仪表、仪容、仪礼、仪仗、仪式、仪规。仪表要端正严洁,仪容要大方和顺,仪礼要彬彬恭让,仪仗要威严肃敬,仪式要庄重严肃,仪规要次第严谨。二者的统一在于戒中有仪,仪中有戒;详可见古德制发表解。
戒律和律仪有区别又有统一
2025-07-15 14:36
打赏
点赞
上一篇
摩诃迦叶轶事:树下生伟人
下一篇
四圣谛之灭谛是什么
相关文章
- 律宗的戒律严格吗
- 净宗、禅宗、律宗、密宗的区别是什么
- 弥陀净土和弥勒净土的区别
- 沙弥和居士的缦衣有哪些区别?
- 南传佛教与北传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 念佛禅与佛七的区别
- 解脱道和菩萨道的区别
- 菩提和菩提心的区别
- 六识和七识的区别
-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 辟支佛与佛的区别是什么
- 普贤王如来和大日如来的区别
- 阿罗汉和辟支佛的区别
- 辟支佛和阿罗汉的区别
- 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区别
- 在家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 冯培德:禅语与魔语的区别
- 十法界与一真法界的区别是什么
- 受五戒与不受五戒有很大的区别
- 十法界与一真法界的区别
- 佛教十大戒律
- 十六罗汉和十八罗汉的区别是什么
- 上师和根本上师的区别
- 上师与活佛的区别
- 【真谛】是什么意思?胜义谛和俗谛的区别
- 果证法师:戒律和四依法
- 胜义僧与凡夫僧的区别
- 大悲咒与十一面观音咒的区别
- 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区别
- 金刚界五佛和胎藏界五佛的区别
- 天台宗与禅宗的区别
- 黄国达:戒律——平凡中的不平凡
- 五十三佛和三十五佛的区别
- 杨维中:佛性与禅悟——南宗禅三系心性思想的区别
- 无为法和有为法的区别
- 修福跟没有修福的区别是什么
- 佛教和小乘佛教有区别吗
- 降魔杵与金刚橛的区别是什么
- 想蕴和识蕴的区别是什么?
- 佛教密、显宗的区别是什么
- 信愿行与信行愿的区别
- 如何看待密宗显宗的区别
- 密宗和显宗的区别在哪里
- 声闻缘觉辟支佛与佛的区别
- 声闻乘与缘觉乘所证的果位有哪些区别
- 阎摩罗王与阎罗王的区别
- 药师净土和弥陀净土有区别吗
- 优婆塞,优婆夷,和居士有哪些区别
- 药师净土和西方世界功德的区别
- 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出自哪本经书
- 为什么说正法时期戒律成就
- 六斋日和十斋日区别是什么
- 化身和真身的区别是什么
- 真言宗和东密的区别
- 宽见法师:方便语和妄语的区别
- 林克智:只有断除身见,方可契入正定——谈佛教禅定与其他外道的一个根本区别
- 你一定要知道,绝对不可犯的20条戒律!
- 雪漠:如何区别骗子与信仰者?
- 雪漠:保持警觉,区别真假明空
- 智敏上师:说戒律过时是没有见道的表现
- 陈兵:阿赖耶识与第六意识的区别是什么?
- 一定要知道!在家学佛我们应受持哪些戒律
- 在家居士应知的50条戒律,真诚恭敬心持戒是关键
- 道医,吃东西不光吃的是物质,食物本身有神、气、质的区别!
- 开悟前后的区别
- 佛与圣人的区别
- 元音老人答:神会大师讲‘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有祖师讲是众祸之门。该如何理解?
- 教忍辱与压抑的区别
- 汉传佛教和印度佛教的区别
- 遵守戒律即是修行
- 是否开悟的区别
- 佛法和佛教有区别吗?
- 宗教与迷信之区别
- 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 刘素云:回向和不回向的区别
- 李炳南:佛与圣人的区别
文章评论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