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与十一面观音咒的区别

〈十一面观音咒〉约在公元五六一至五七七年间首先由耶舍崛多译出并开始流行,当时修行此咒且有成效的人很多,其发展约在公元六五六年间,由玄奘译出〈十一面神咒心经〉后达到顶峰,之后此咒在中土就渐渐没落了。现代汉地的佛教徒除非是对佛经与咒语有研究者,大概对十一面观音都相当陌生。

而〈千手观音大悲咒〉比前者晚了约一百年传入中国,自公元六五○至六六○年间由迦梵达摩初译以来,此咒就一直广受中国人的欢喜与持诵,之后再继续汉译的同系咒语有十数种之多,在《大正藏》中居同系咒语汉译数量之冠。历代中国人承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之助,而得拔苦救难、驱魔辟邪的人数无法计数。诵念与修持〈千手观音大悲咒〉的风气在中国一直非常兴盛,且历久不衰。我所认识的佛教徒朋友里,还未见有不曾接触过此咒者,看来似乎〈大悲咒〉的持诵者数量还会越来越多,而此法门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大。

翻阅中国历代宗教持验录的记载,可见持验成效最着之咒语为〈大悲咒〉,而经典则为《金刚经》。这种现象至今我除了赞叹观世音菩萨的誓愿与能力之外,实在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大悲咒〉是个相当长的咒语,一般人除非有坚定的信心,要背下它实在很难,何况要经常持诵。也因此我对能背诵〈大悲咒〉的修行人都非常钦佩。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