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乃崇:分别与无分别

记得小时候看洋人,总觉得他们的脸孔一模一样,分不出张三李四;看蚂蚁也觉得它们一模一样,分不出甲、乙、丙、丁。长大以后,洋人的脸孔已能分辨,可是蚂蚁的样子至今仍无法分辨。能够分辨就是有分别,不能分辨就是无分别。所以无分别是很平常的事情,生活中俯拾皆是。

明辨真假,擅长分析,是分别之学,也是科学。可是科学中有没有无分别呢?科学中有很多无分别,而且无分别是科学的基石之一。今举二例来说明。首先我们来看,每一个氧分子完全一样;每一个金原子完全一样,所有同类的分子和原子都完全一样,科学家分不出它们的张三李四,这就是统计力学中的全同粒子,换言之,就是无分别粒子。统计力学建立在全同粒子的基础上,抽掉全同粒子的概念,统计力学就崩溃了。

其次,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对称性原理,所谓对称性其实就是无分别性,也是以无分别为基础,但因内容比较深奥,无法在本文说明。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论文:无分别与对称性,刊於《第一届佛学与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7~36页,民国八十年二月出版,圆觉文教基金会主编。

所以虽然科学是分别之学,但是我们可以说,无分别是科学的基石。

在禅宗《六祖坛经》中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有善有恶就是有分别,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不起分别。整句经文,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想善事,也不想恶事,这样不起分别的时候,那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希望你去找一找,本来面目又称佛性。又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不二和无二就是无分别,所以我们可以说,佛法是无分别之法;佛性是无分别之性。

生活中有无分别的事实;科学中也有以无分别为基石的例子;在佛法中,更是以追求无分别的佛性为最高目标,所以世界的基础是一样的。

【仁慧居士提供】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