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祖曰:将罪来,与汝忏。
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
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
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即为剃发,曰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祖曰:将罪来,与汝忏。
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
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
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即为剃发,曰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