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观音的介绍是什么

佛教认为世人生活在人世间,人人求快乐、无烦恼。佛说:快乐不是笑声产生的喜悦,而是心如琉璃明澈,无忧无恼,少欲、少事、少务,能得清淨心,才是真正的快乐。

在佛教的历史文化中,观世音菩萨三十三像所代表的意义,前面十像列举部分提供大众了解,具满怀慈悲,行于娑婆世界,济度苦恼众生,善行圆满的“观世音菩萨”。

〝德王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一尊,化身相〞既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为〝长者身〞之说法!佛经有载:“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世间所流通之法相为趺坐岩上,左手安置于脐前,右手持杨柳。呈现具德王者之姿。

德王观音因现梵王身而得名,因此又有“梵王观音”之称。相传大梵天王“从德立名”,因其德行高超,故称德王。梵王乃色界之王,是指色界初禅天的大梵天王。

〝梵〞是清淨之义、清淨之行。大梵天王清淨自在,在色界贵为王者。梵王能支配及主宰人类的一切,地位崇高为六道的天道之首。

初禅,计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的三天。梵众天是指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辅天是辅助大梵天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王。

观世音菩萨知道这类众生,不是一般身份与境界可以教化度脱,所以就化现大梵天王的身相,度化他们依法修行而获得究竟解脱。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