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心的对治

瞋之为害,具说难尽;要获得安稳无忧,唯有杀瞋。如《大智度论》载,“杀瞋心安隐,杀瞋心不悔。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杀瞋诸佛赞,杀瞋则无忧。”那么,要如何对治瞋心呢?《正法念处经》载,能忍之人,则具第一善心。能舍瞋恚,即为众人所爱,众人乐见,人所信受,颜色清净,其心寂静,心不躁动,善净深心,离身口过,离心热恼,离恶道畏,离恶名称,离于忧恼,离怨家畏,离于恶人恶口骂詈,离于悔畏,离于恶声畏,离无利畏,离于苦畏,离于慢畏,具足一切功德,名称普闻,得现在未来二世之乐。

又《摄论》载,由观五义可以去除瞋恚:

一、观一切众生无始已来于我有恩。

二、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何人能损?何人被损?

三、观唯法无众生,有 何能损及所损?

四、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欲加之以苦?

五、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于中欲生损害?

总而言之,对治瞋心的方法,不外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来化解之,这犹如“赠礼不受,物归原主”,也就是所谓“不以瞋报瞋,不瞋胜于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