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悟,教下一定要大开圆解,在净土念佛这一宗里面,也一定要得念佛三昧。而且是道盛德隆,具有很强、很大的弘法力度,这样才能堪称为祖师。祖师一般是能够创立宗派的,或者是传承某个教法的大德。中国净土宗的十三代祖师的成立,也是经过一千多年逐步形成的。
净土宗早期,就在慧远大师这一时期,并没有净土宗这一说,当时只是称为莲社,莲社六祖或者七祖,在早期,净土宗没有立宗,都是依附在其他的宗门教下的。
直到清代的时候,才把莲社的七祖和净土宗相提并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十三祖,早期由南宋时期的宗晓法师排列了莲社六祖,又由宋代的志磐法师排列七祖,然后还有写《莲宗宝鉴》的优昙普度法师,他也增设了两个祖师,逐步到了印光大师这里,他就确立了十二位祖师的格局。印祖往生之后,四众弟子又把印祖加上去,就形成十三祖的格局。
目前所修的无论何种行法,都是传承释迦本师遗教,依照教理行果而修持。具体说到传承,在各宗派的表现方式却是多样化的。有的法门注重形式的传承(如衣钵等),有的倾重精神的传承,有的注重代际相接,有的只是跨时空的心灵默应。佛法是圆活的,不可以一概全。
譬如净土宗的传承,更多地侧重在跨时空的精神传承。这十三祖是直接将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净土典籍的精神传承下来,同时也是把古印那些弘扬净土宗的祖师,像马鸣菩萨、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的思想传承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