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仲容:诸佛的心要——顿悟成佛

诸佛的心要——顿悟成佛

◆深信受持读诵《金刚经》就能成佛。信有实、信有德,信有能,坚决相信自己有能力通达诸佛实相。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金刚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静,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金刚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云:一切有唯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又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又云:若复有人闻得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维摩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大智度论》云: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六祖坛经》偈: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如,还如太虚生闪电。

·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名禅定。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

“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

·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孙中山先生云:吾心信其可行,虽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虽反掌折枝之易,终无收效之期。学佛要有大雄无畏,难行能行,能忍能忍的愚公移山之精神。

◆学佛者,要以佛说的语言,指导我们的行动。要有佛的心胸、佛的度量就是佛。

◆学佛的人,首先应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般若是砍伐烦恼大树的利斧,般若是度生死苦海的坚牢船,般若是照破黑暗无明的大明灯,般若是治众生心病的良药。

◆《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而生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又说:诸佛以一道而证菩提,以少方便速证菩提。

◆《大阿弥陀经》云:先达诸法性,梦幻本来空,次度诸众生,远大无穷劫,如是宝刹者,有何不可成。

◆成佛的理论是内因缘生一切法,讲人定胜天,主观决定客观,人生改造宇宙,深入经藏,将诸佛妙义,精髓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

◆孔子说:独行好学,死守善道。

◆孟子说:僧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老师说:博学以广知,守约而成道。

◆唐老师说:世出世间两寂然,缘生如幻相千般。

谁能参透无生理,当体即空证涅槃。

◆诸法的实相:实相者,无相也。一相之相,是为诸法实相。

◆解脱有二:性解脱,转生死为涅槃。

因果解脱,转八识为四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