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总持和等持是什么意思

在佛教中,“总持”为梵语陀罗Dhamacron;randotblw;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百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无所漏忌谓之持。’

等持度的意思是:对一所缘而平等的平正的保持与安置其心与心所;是故以那法的威力而使心及心所平等平正不散乱不杂乱的住于一所缘中,便是等持。

五种总持答:

又作五持。梵语dha^ran!i^,音译陀罗尼,意译作回总持,有五义,即:

1、闻持,自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与显密二教之差别,而无漏失。

2、法持,于答法总持而不漏。

3、义持,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失。

4、根持,于六根之缘境,总持而无余念。

5、藏持,总持如来藏之理而无漏失。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