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恶者,则亦有转祸为福,转福为祸之种种不同。以故圣贤皆注意于修持,佛法亦注重于忏悔也。能忏悔往愆,聿修厥德。则一切受用,皆非宿业所感之旧矣。宜详阅袁了凡立命篇,则可悉知。岂但祸福随己转变,即凡圣亦随己转变。了此则当致力于作圣了生死一法。否则纵令大孝尊亲,极世间之孝养。富贵学问盖世,亦幻梦中所现之虚华幻相。至现过之后,又有何实迹可得哉。则凡功名也,儿女也,学问也,名誉也,究于生死分上,了不相干耳。阁下但能志诚念佛,念观世音,儿女有无,何须在念。汝弟有子,汝纵无子,岂绝先祖之嗣乎。今之杀父杀母之子,其父母当时,何尝不以为承先启后之令嗣乎。阁下当此时世,年已五十,尚叹伯道无儿。然则受子所杀者,想死后亦仍欣欣然以为吾有子在,不至有所遗憾乎。今为汝寄安士全书,并各种书一包,祈详阅之。或不至犹以世间虚华已过之境为念也。令郎虽聪明,抱忧国忧民之心,惜绝未闻道。其所奔走呼号,亦不过随顺瞎捣乱之潮流,以至于死亡也。使彼知乱之所由起,在于不致意于家庭教育,及因果报应。以此仇日货之辛勤,用之于根本图治之道。则其人便为圣贤之徒,不徒只空负豪侠之心志而已也。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可怜为何如也。阁下以光为善知识,光虽不足为善知识,然不得不以善知识之词意以白阁下,以冀无所歉憾也。如阁下求子之心,仍不能已。祈先节欲,以令己之身体强健,以为育子之本。积阴德以转天心。持佛名以普益自他。又令令夫人亦如是居心,如是行事。又复礼拜供养称念观世音菩萨。心果虔诚,必有丕振家声之令嗣降生矣。普门品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阁下欲求令嗣,当依光所说之方法求,则求无不得矣。否则纵令能得,或难保其不被潮流所陷,以趋乎大逆之途矣。书此祈慧察。光于九月定规灭踪,相片不愿遍刺人目,故不为寄。若能依光所说,则见光之心。区区丑相,何堪齿及。
净土论著:复叶沚芬居士书一
2025-10-18 12:49
 
 打赏
 点赞
相关文章
- 净土圣贤录:宋王衷《净土圣贤录》
 - 净土旨归:业障妄想这么多,要如何往生?
 - 净土旨归:略论一心不乱
 - 净土圣贤录:李赵待《净土圣贤录》
 - 净土经论:《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因心第六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七章(四)
 - 净土圣贤录:宋张迪《净土圣贤录》
 - 净土圣贤录:民国冯氏《净土圣贤录》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三章(二)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七章(三)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二)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六)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三章(六)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五章(一)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五章(三)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六章(一)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二章(三)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六章(六)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三章(一)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三章(三)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七章(一)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三章(四)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二章(一)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四章(四)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三章(五)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二章(六)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四章(一)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六章(三)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六章(二)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五章(二)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二章(四)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五章(五)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
 - 净土法门法师:如果下一代不如我这一代,我就有罪了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四章(二)
 - 净土法门法师:如果不走这条路,圣贤就没有了、就中断了
 - 净土法门法师:佛是指路的人,路还是要我们自己走
 - 净土法门法师有关消业障的开示
 - 传喜法师:三乘佛法汇归净土——法堂开示
 - 净土经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十
 - 净土经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二)
 - 净土经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五)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一)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
 - 净土经论:弥勒净土论-第一章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二)
 - 净土经论:百喻经卷第四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一)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九
 - 净土经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七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四)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
 - 净土经论: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身转清净成菩提品
 - 净土经论: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二)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
 - 净土经论: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三)
 - 净土经论:弥勒净土论-第六章
 - 净土经论:弥勒净土论-第八章(上)
 - 净土经论:弥勒净土论-第三章(下)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二)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二)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一)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八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五)
 - 净土经论:百喻经卷第三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四)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五)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七
 - 净土经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 序
 - 净土经论: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法宝品
 - 净土经论: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无量烦恼所缠品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三)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三)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一)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
 - 净土经论: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教化品
 - 净土经论:佛说七佛经(二)
 -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五)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六(七)
 - 净土经论:百喻经卷第二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二)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一)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七(六)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
 - 净土经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三)
 - 净土经论:弥勒净土论-第九章(下)
 - 净土经论:佛般泥洹经卷上(二)
 - 净土经论:弥勒净土论-第五章
 - 净土经论: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佛宝品
 - 净土经论:大乘无上续论(宝性论)-僧宝品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三)
 - 净土经论:弥勒净土论-第九章(中)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三)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八(四)
 - 净土经论: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九(五)
 
文章评论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