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该怎么解释?

八正道 Ba zhengdao(梵文 ārya-aāgika-mārga),佛教名词,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意谓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盘)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1、正见。正确的见解,亦即坚持佛教四谛的真理;

2、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根据四谛的真理进行思维、分别;

3、正语。即说话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说妄语、绮语、恶口、两舌等违背佛陀教导的话;

4、正业。正确的行为。一切行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导,不作杀生、偷盗、邪淫等恶行;

5、正命。过符合佛陀教导的正当生活;

6、正方便。又称正精进,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盘的理想境地;

7、正念。念念不忘四谛真理;

8、正定。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教禅定,于内心静观四谛真理,以进入清净无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见,即坚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义。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样,认为只有自己的教义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学都是邪见。因而把正见当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余七道则都是在正见的基础上进行精进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针对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义和“六师”中一些派别的享乐主义而提出的。佛陀提倡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称为中道。

原始佛教对这种不苦不乐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视,列为四谛之一“道谛”的具体内容。对于八正道的详细解释有安世高译的《佛说八正道经》、《增一阿含经》的《四谛品》和南传《相应部经典》。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