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达,作为一个居士,如何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形势?如何把佛法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何使佛法闪烁出夺目的光辉,启开人们的智慧,达到利益众生的目的?
一、学习法律,爱国爱教
建国以来,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一直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尤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改革开放,佛教事业在宗教政策、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下,得到了健康发展,很多的佛教重要古迹、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或修复。
佛教事业的振兴和发展,标志着党的宗教政策的正确、国家的兴旺发达。国家保护佛教,支持研究、挖掘佛教文化的宝贵遗产,作为一个居士,务必学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觉地遵纪守法,处处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运用如来般若智慧,弘扬佛法,增长智慧,自觉觉他,利益众生,续佛慧命。
二、正确认识佛教
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教育是指导人们解脱烦恼的教育,是启迪人们智慧的教育。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宇宙的规律,发现了解脱人们生、老、病、死和烦恼的真理,为众生开创了觉悟的道路。由于佛陀以大慈大悲的胸怀和般若智慧自觉觉他,普渡众生,故长期以来赢得了世界上数以亿计信众的敬仰。
因此,居士们要以佛陀为榜样,认真领悟佛、法、僧三宝,学习佛觉而不迷,学习法正而不邪,学习僧净而不染,正确地认识佛教,坚持正信,破除迷信,树立正气,弘扬正法,坚持不懈地学习佛法,印证佛法,不断地觉悟,要像佛那样达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地。
三、向高僧大德学习,深入经藏,博采众长
佛教有三藏十二部,佛经若浩瀚的大海,博大精深,其中充满了无量的智慧,这些经典不仅是我国佛教文化的宝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库,是佛教的智慧结晶。老实说,一个人一生要想弄懂弄通所有的佛教经典谈何容易,没有数十年的功夫去精心研读领悟,是难以知其大概的。
所谓深入经藏,也并非把所有的佛教经典全部看完、精通,而是说无论学哪一部经典,都要认真研读,反复琢磨,深入领悟其中的道理奥妙,待弄懂弄通后,再学其它经典;要尽快悟得佛法,就要向高僧大德学习,向善知识学习,先选择一些适宜自己学习的经典,待入门后,再渐次多看、多学一些其它佛经,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深入经藏,以佛的大智大慧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四、敬重三宝,慈悲宽容,团结互助
佛、法、僧三宝是居士的老师,作为居士--三宝的学生,既受三宝教育,就要敬重三宝,以报师恩,以三宝智慧搞好佛教七众的团结,并团结一切有缘,以佛、菩萨的大慈大悲精神自利利他,显示大乘佛教的慈悲胸怀和无量智慧。
如果居士不敬重三宝,不慈悲宽容,不互相团结、互相帮助,在贪、嗔、痴的迷惑下为些许名利而斤斤计较,因个人的恩怨而毁谤他人,甚至毁谤僧、尼等,如此怎能够当好一个居士呢?因此,这是每个居士值得深思的大事,特别是受了菩萨戒的居士,已经是居士菩萨了,也可以说是菩萨,已具有较高的觉悟程度,千万不要忘记你肩负的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责重任!
五、切合现实,自觉觉他
六祖慧能说得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即使一草一木也都包含着佛法,总之,大千世界无处不有佛法。为此,居士要在现实社会中学习体验佛法,首先觉悟自己,然后才能去觉悟他人。
祝愿每个居士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真心归依三宝,以佛、菩萨为楷模,深入佛教经典,掌握丰富的佛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以三宝智慧灵活运用佛法,把佛法与现实社会圆融地结合起来,团结一切有缘,为社会和人类服务,为了众生的利益去悲智双修,当好一名合格的居士,及早地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