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戒律不是释迦牟尼佛制订的,完全是自性流露,是称性的大德

净土法门法师:戒律不是释迦牟尼佛制订的,完全是自性流露,是称性的大德

第二条『威仪住持有则德』。「威仪」是行住坐卧得有个规矩,有个样子。「住」就是不离,威仪就是戒律,要真正守住。「持」是保持,不能把它丢掉。「则」是原则,就是规矩。诸佛菩萨他在世间表演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日常生活讲经教学、待人接物,你把它记录下来,一条一条记录下来,就是戒律,就是威仪。他也没有学过,为什么做得那么好?现在我们总算明白了,他老人家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的形象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就是那个样子,所以叫性德。这四种德是自性性德,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凡夫迷失了自性,性德变成恶业,智慧变成烦恼,相好变成现在的三途六道,这原因是什么?迷失了自性,所以把性德统统扭曲了。怎么迷失的?佛讲得非常清楚,就是你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坏了。放下妄想分别执著,性德就现前,你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不能不遵守古圣先贤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德行,用它来做为我们修行的标准,那就对了,一点错误都没有了。所以戒律不是释迦牟尼佛制订的,这个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要制订戒律,他不就又分别执著了吗?不就又起心动念?那就不是妙用,跟我们凡夫没有两样,这一点要知道。完全是自性流露,是称性的大德。

经上讲的利益就是一切时中身心调适,这个我做到了,为什么?每天都不离开经论。也就是每天没有离开佛菩萨,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天天听佛菩萨的教诲。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遭遇的,有快乐的事情,也有很麻烦的事情,但是都有佛菩萨指导,就是经典的指导,让我们平安度过,而且在这里面吸取经验,增长智慧,提升境界。佛法里面所说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夫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个我们得到!所以愈学愈欢喜,愈学愈自在,愈学愈有信心。当前这个社会灾变很多,我们依凭佛陀、圣贤的教诲,我们看得很清楚,我们也知道怎样度过这些难关,怎样帮助别人度过难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生死书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