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雾路,九折十弯,过来人一身轻快,一路平直,那正是春花烂漫,清风飘香的时节。
禅师虚步而行,众弟子无心而随。到了荫郁的参天古树下,禅师指向前山说:「古时五台山下有婆子,凡行脚僧问台山路怎么走,都答以:蓦直去!
当时人走过之後,又下语道:『又一痴汉上当了!』,後来被趟州勘破,诸位!趟州老人到底勘破个中甚么道理?」
一学生回答说:「时人只知假相的山路,未明参禅的心路,老婆指示用功的方法,故云:蓦直去! 趟州即勘破他如此用意。」
禅师又问:
「如有时人问路於你们,如何将自己的日用方便以示人?」
各位弟子依次而答云:
「跟著师父上。」
「照上山的路线上。」
「只管上。」
「注意脚下平直去。」
「虚行无上下,了然古时路。」
最後一位翘起脚板,向虚空一踩。
禅师评断道:「有唱师家曲,有吟自家调,到底无声琴,能演无无禅!」
诸位不知你是那一类?其中笨、法、觉、观、悟、妙又如何分断?试参看!
一行上得顶峯,长啸振喝,云空分明,遍观诸山,一眼所现,於是空手而回,闲坐品茶。
禅师指著庭前柏树考验大众说:
「当年趟州『庭前柏树子』,诸位还见么?可各呈一偈以述见地。」
明性不动本座说道:
前後俱无见,左右恰逢源,
万法一性融,何必再指陈?
明心到了树前摇动树枝说:
的的祖师意,古今原无别,
尘累消括尽,依然柏树是。
明机把手中的茶水往柏树一泼说:
倒却柏树子,了尽古今心,
杯中空无物,瞬目亦非意。
明德合掌慈目而说:
万德显本性,借假显妙真,
平常庭前树,正果从根生。
明达闭目而云:
从来闲语言,都说难思面,
透得境外心,尘断赵州树。
明行一边品茶一边云:
禅树自有风,无庸它方颂,
论理小儿戏,一行了万机。
禅师一拍桌子,径自拂手而去,从此不复再见。
有语颂曰:
拾来古人机,问向山路时,
智眼随步转,大歇空外身,
自家风调足,历落峰头云,
谁知拂手去,从此不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