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三字经》之贤首宗 内容: 【贤首宗】《华严经》,最尊胜,初传来,在东晋。 杜顺师,是文殊,阐《华严》,盘走珠。 第一传,得智俨,作《搜玄》,记十卷。 第二传,是贤首,《探玄记》,世稀有。 清凉疏,释新经,并作钞,博而精。 小与始,终与顿,至于圆,五教振。 四法界,十玄门,暨六相,义最纯。 因该果,果彻因,摄万法,归一真。 圭蜂密,疏《圆觉》,《大钞》祥,《小钞》略。 此一派,贤首宗,亦行布,亦圆通。 【贤首宗】(一名华严宗,一名法界宗。 )《华严经》,最尊胜 《华严》为诸经之王,无尽教海,皆从此经流出。 初传来,在东晋 梵僧佛陀跋陀罗在庐山承远公之意,往天竺求经,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返晋,译于扬州谢司空寺,凡六十卷。 杜顺师,是文殊 师姓杜,名法顺,号帝心,雍州万年县人也。 生时有乳母来求哺养,满三月,腾空而去。 年十五,代兄统兵,中途竭薪水,师以桶水束薪,供给十万军,用之不尽。 十八出家,地神捧盘承发。 神异众多,不胜枚举。 年八十四,入宫辞太宗。 升太阶殿,化于御座。 先时有门人,辞往五台礼文殊。 及至山麓,遇老人告曰:“大士已往长安教化众生去也。 ”问为谁? 曰:“杜顺和尚是。 ”遂兼程而返,至则前一日化去矣。 阐《华严》,盘走珠 自《华严》译出二百余年,通其义者代不乏人,未若大士之圆转自如也。 尝作《法界观》,以二千余言总括《华严》奥旨。 投巨火中,一字无损,遂感华严海会菩萨现身赞叹。 第一传,得智俨 别号云华和尚,住终南至相寺,故称至相尊者。 依杜顺和尚学《华严经》,尽得蕴奥。 年二十七,遇异僧教寻《华严·十地》中六相义,豁尔贯通。 作《搜玄》,记十卷 作《华严略疏》五卷,每卷分本末,为十卷,题名《于〈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后人称为《搜玄记》。 并作《十玄门》、《五十要问答》、《孔目章》,以申其义。 第二传,是贤首 名法藏,康居国人,别号国一法师,从俨公研究《华严》。 武后建太原寺,命京城大德为师薙染,授满分戒,敕住太原寺,讲《华严经》。 《探玄记》,世希有 承《搜玄》之后,发挥尽致,为时所宗尚。 传至高丽,元晓法师命弟子分讲,盛宏此宗。 其余章疏多种,阐扬一乘妙义。 《华严》法门由此大行。 清凉疏,释《新经》 清凉国师名澄观,字大休,越州会稽人也。 武后时,实叉难陀重译《华严经》,四万五千偈,成八十卷,世人称为《新经》。 贤首既作《探玄记》,释《晋译》竟,复疏《新经》,仅及数品而逝。 后二十七年,清凉乃生。 及其作疏,全依贤首模范,得非贤首国师乘愿再来乎? 并作钞,博而精 《大疏》二十卷,《随疏演义钞》四十卷。 今以疏、钞合于经文,作二百二十卷。 精深渊博,为世所珍。 又有《随文手镜》一百卷,久已失传。 疏贞元新译《华严经》四十卷之全文,隐而不见者六百余年,今复出现于世。 小与始 初、小教,佛为小机不堪听受大法,故说四谛、十二因缘以引导之,令其证得阿罗汉、辟支佛果。 二、大乘始教,分为二门:一空宗,明一切皆空,以破法执;二相宗,明万法唯识,以融心境。 终与顿 三、终教,亦名实教,明如来藏心,二乘、阐提悉当成佛。 四、顿教,别为一类离念机故,说一念不生即名为佛。 至于圆 五、圆教。 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 依普贤法界,性相圆融,主伴无尽,身刹尘毛,交遍互入,故名圆教。 五教振 贤首立此五教,以顿教摄禅宗,以圆教该前四,较他宗立教更为完备,故当时从之者众也。 四法界 一者,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二者,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三者,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四者,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 十玄门 一者,同时具足相应门。 如海之一滴,具百川味。 二者,广狭自在无碍门。 如一尺之镜,见千里影。 三者,一多相容不同门。 如一室千灯,光光涉入。 四者,诸法相即自在门。 如金与金色,不相舍离。 五者,秘密隐显俱成门。 如秋空片月,晦明相并。 六者,微细相容安立门。 如琉璃之瓶,盛多芥子。 七者,因陀罗网境界门。 如两镜互照,传曜相写。 八者,托事显法生解门。 如擎拳竖臂,触目皆道。 九者,十世隔法异成门。 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 十者,主伴圆明具德门。 如北辰所居,众星皆拱。 暨六相 一者,总相;二者,别相;三者,同相;四者,异相;五者,成相;六者,坏相。 一即具多为总,多即非一为别,互不相违为同,彼此不滥为异,一多缘起和合为成,诸法各住本位为坏。 义最纯 杜顺、云华二祖,总括《华严》奥义,演出种种法门,精妙绝伦。 因该果,果彻因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摄万法,归一真 统摄万法,归一真性。 圭峰密 名宗密,住圭峰草堂寺,故称圭峰禅师,果州西充人也。 契荷泽之道。 后得清凉所撰《华严疏钞》,庆快平生。 遂承清凉法脉,后人称为华严第五祖。 疏《圆觉》 为沙弥时,授经得《圆觉》。 读之,心地开通,义天朗耀。 后作疏释经,成一家独步。 《大钞》详,《小钞》略 《大疏》三卷,《大钞》十三卷,《略疏》两卷,《小钞》六卷。 后人以万言为一卷,则卷数众多矣。 此一派,贤首宗 开宗判教,至贤首而大备,故以贤首名宗。 亦行布,亦圆融 说行布法,圆融即在行布之内。 说圆融法,行布即在圆融之中。 非但不相碍,亦不相形。 智眼观之,行布圆融皆假名耳。 发布时间:2025-06-13 10:06:26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