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欲八风不动心 内容: 五欲八风来势汹汹,却最能磨炼人之性情。 弘忍大师即说:五欲者,色声香味触;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此是行人磨炼佛性处。 世间法中,顺缘成就人,逆缘磨损人。 修行路上,情形往往相反,有时候毁人者为顺缘,而逆缘却往往令人成就。 因为在逆缘烦恼中,我们最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真实状况,而事事顺心,反而容易掉举麻痹。 世间于佛法蒙昧之人,惑于名闻利养,不知法身慧命,一味入世,不知出世;而很多初学佛者又往往会将佛法与世法截然分开,只谈出世,不谈入世,认为只有在佛堂里打坐、念经、礼佛才是修行;不知修行实则应在日常行止中。 如此则偏离中道,皆落边际。 要知出世入世乃体用不二。 大乘佛法,不废出世,不离入世,故其首要在于修心。 修行最初,行者因根基尚浅,所以应远离一切染污身心的环境,以免心为境转。 而当修行次第逐渐深入,则应面对顺、逆境,以此磨炼心性,打破习气。 烦恼即菩提。 对待五欲八风一切境缘,不管是逆是顺,都应将其视为修道的增上缘,顺缘是顺加持,是勘验,看行者是否还有贪恋之心;逆缘则为逆加持,是考验,看行者之信心、见地和道念是否坚固。 故而对境不可逃避,于对境面前能把握住自己的起心动念,方为护持戒律,佛子行持。 有些修行人难舍世缘,动辄以事务繁忙,没有时间为借口,不行精进;功夫不得力时,又一再以业障深重来解释。 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受到五欲八风影响的缘故。 所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世间万物,山河大地,有情无情,皆为自性变现,因缘生起,离开自性,便无有一法可得。 自性如同明镜,镜体本身并不动摇,但镜子照物时,照花现花,照果现果,一旦花果离镜,则无花无果,花果的存在,不过是镜子显现而已。 物来则显,物去则空,所谓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 明镜本性,本是应之如如,光明自在;但凡夫由于习气,真妄颠倒,业障本心,以致宝镜蒙尘,光明不现,即使摩尼宝珠现于当前,也不能显照。 若发心真修,如同摩擦明镜,业障消除,一如尘垢净尽,光明复见。 遂于修断之中,渐次断除烦恼、所知二障,了达自心,不迷于境,因而心得解脱,对八风不动心,得大自在。 摘自《吉祥人生》 发布时间:2025-03-29 08:29:30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