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安法师答疑 内容: 居士问: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 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 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大安法师答:除老实念佛外还要加上一个死尽偷心,要把那些认为修行还要靠其他的法门可能更好、更殊胜的念头要放下。 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们既然知道福德浅薄、心浮气躁,这样的一个根性决定了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断烦恼(即断见思惑)的问题。 见思惑断不了,生死轮回就出不去。 对于我们来说,首先要解决出离轮回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还在这里轮转不休,后果是非常可怕的,这就叫轮回路险。 那么在解决轮回的这条道路上,唯有靠净土的特别法门,仰靠弥陀愿力,才能令我们这些心浮气躁的众生得以出离轮回,往生极乐。 看清楚这个问题,再对生命无常、三界火宅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慢慢地就会老实下来,就不再是这山望到那山高了。 所以祖师大德都要求我们,死尽偷心、莫换题目。 死尽偷心,坚持念佛;莫换题目,慢慢观照。 这样就能达到老实念佛的状态了。 居士问:心中常有不良的念头生起,是否有罪? 该如何伏住? 我的淫念很多,不自觉就生起,有什么办法对治? 大安法师答:我们的内心会有种种的妄想杂念,这些妄念里面更多是淫欲的念头,这是一切欲界众生的通病。 那怎么办呢? 这些念头起来肯定是有业,有罪呀,因为每个念头都会形成一种业,都有一种力量,都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熏习了一个种子。 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从念头上修起。 怎么把贪嗔痴的念头转为清净、平等、智慧、慈悲、惭愧的念头呢? 还是要靠这句佛号。 当不好的念头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念头转到这句阿弥陀佛上来,这就像用清水珠来澄清浊水一样,用佛号来转我们的念头。 居士问:阿弥陀佛接引像为什么是站像? 大安法师答: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 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一刻的迟缓,马上就要举足伸手过去拉一把,不可能那么安逸地坐在莲座上。 佛的大慈悲心里面偏怜三恶道六道轮回的罪恶受苦生死众生,因为对断了见、思惑的圣人阿罗汉--已上岸者,佛可以暂时放点心;对于还在水里面挣扎的即将遭受灭顶之灾的众生,如果不赶紧救他到岸上来,就不知道他要漂流到什么地方去了。 佛偏怜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的众生,这是符合慈悲心的。 比如做父母的,家里有几个孩子。 父母对于那些身心健康很聪明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有好工作、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站稳脚跟的,就比较放心一点。 如果家里还有一个残疾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父母对他的关心就会更多一些,要为他考虑好一切;就算自己过世了,还要预先安排好他生活上所有的一切。 这就是偏怜,对最没有本事的、最造孽的、最没有生存能力的子女,更加了一份关注。 我们就从理解父母亲的心开始,去理解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 实际上,佛对我们的慈悲心要远远超过父母。 第一,从时间上来说,父母对我们的慈爱也只有这几十年,百岁的父母也保不了身后的子女;而佛对我们慈爱是无量劫,时间上没有尽头,生生世世都倾注关爱。 第二,从性质上来说,佛对众生的这种慈悲极为深厚,比父母还深厚。 父母可能对比较乖巧孝顺的孩子,他很关爱;如果这个子女非常顽劣,不听话,常常忤逆,做父母的可能心理上就很讨厌,就很排斥,甚至要断绝跟他的关系--我不管你了,可见慈爱还是有限度的。 而佛对这些六道轮回的罪苦众生,没有一念的厌弃,乃至于五逆十恶下阿鼻地狱的众生,哪怕他原来诽谤佛,甚至出佛身血,只要他能够最终有一念的忏悔,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佛也不舍任一众生,都慈悲地摄受,接引往生。 可见佛恩浩大,无与伦比。 发布时间:2025-04-30 17:47:10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