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布施是获得幸福的秘密 内容: ◎ 万 一昔舍卫国。 波斯匿王。 作是言曰。 须达长者。 尚能劝化一切人民。 作诸福业。 我今亦当为众生故。 教导乞索。 令其得福。 于是行化。 处处乞索。 时有一人。 贫穷多乏。 唯有一毯。 即便持施波斯匿王。 王得之已。 转以奉佛。 其后贫人。 命终生天。 感佛大恩。 而来供养。 佛为说法。 获须陀洌比丘问言。 昔作何业。 生于彼天。 佛言。 在人中时。 值王劝化。 即以白之。 而布施之。 乘此善因。 今得生天。 遂于 我所。 闻法证果。 ──《杂宝藏经卷七》 【略译】舍卫城中,有一位虔诚且富有的须达长者,为了祈请佛陀至国内弘法,让国人也能聆听佛陀的开示,以诚心感动祇陀太子,共同捐献园林,建造精舍、僧房,成就祇树给孤独园。 须达长者了知佛法真理,不仅广行布施、救济贫困,更劝化大众广修供养,增长福德。 当时,波斯匿王知道须达长者的懿行后,由衷地感动,心想:须达长者身为一介平民,都能如此行善积福,劝化大众,而我身为一国之君,更应身体力行,教化我的子民,让他们也能广行布施、舍离悭贪,累积福德。 于是,波斯匿王到国内各处,广为宣说布施供养不可思议的功德,并向人乞索物品。 一天,波斯匿王遇到一位贫穷潦倒的人,这个穷人唯一拥有的财物就是一条布毯。 他听了波斯匿王的殷切劝修,深深有所体悟,于是至诚地将布毯呈给波斯匿王,再由波斯匿王将此布毯转供养佛陀。 后来,穷人寿命已尽,因供养布毯的因缘,投生至天上。 天人为了感念佛陀的恩德,特地前来供养佛陀,并且礼拜请法。 佛陀法音宣流,天人当下契入法义,证得须陀洹果。 众比丘见其因缘殊胜,于是请示佛陀:这位天人,以何因缘得生天界? 佛陀说:他过去生虽贫穷困苦,遇到波斯匿王劝化,仍将仅有的一条布毯供养佛陀,故能以此善因得生天道,种下今日闻法证果的因缘。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 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 一个人布施后,而萌起控制受施者或受施团体,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 布施不要企望别人的感激。 人类是善忘的,但他们也一定会感激你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企望任何物质回报的:布施者和受施者,同样的不需要为布施而负责任何义务承担。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不仅仅是身的行动,心和意也一起行动。 因此带来的是真正的快乐。 慷慨和布施将使一个人获得提升。 一个慷慨的人以慈悲心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他就是在布施。 当一个人在布施时,生起的慈悲和善心,足够控制自己的自私和贪着。 布施能生起智慧,布施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因此也成为第一波罗蜜;是佛陀在许多过去世中,寻求圆满觉悟的重要法门之一。 一个人常做布施行,能获得自我的提升和三宝的护持。 人类布施的东西太多了,对饥饿者施与食物,对贫困者施与金钱。 衣物、知识、技术、时间、精力,一切能利益他人的都可以布施。 他可以专心聆听和祝福朋友;他可以不杀生,同时对那些生命垂危的众生伸出援手;他可以将身体的部分器官施与那些有需要者,如血液、眼角膜、肾脏等器官;有些人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作为布施。 在佛陀觉悟前的许多过去世中,他不但布施部分的身体,有时连生命也布施出去,这显现了佛陀的慷慨和慈悲。 佛陀真正的无价之宝是他那大慈大悲的佛法。 佛法让众生得乐。 佛陀最大的布施是佛法上的布施(法施)。 法施足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 当一个人以纯净的心接受佛法、实践真理,他就不再有所改变; 他的心与意获得无比的幸福、宁静和欢愉。 实践佛法令残酷者生起慈悲心,令贪婪者变成慷慨,令嗔恚者懂得宽恕,令愚痴者获得智慧。 实践佛法不仅于今世获得幸福,在证悟涅槃后,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摘自《万一法师开示》 发布时间:2025-04-21 13:43:08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