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十五卷 十诵律 - 乾隆大藏经 内容: 第三十五卷 十诵律(第五诵之六)八法中卧具法第八之余佛在舍卫国。 尔时诸比丘废学比尼。 诵读修多罗阿毗昙远离比尼。 佛见诸比丘不学比尼诵读修多罗阿毗昙远离比尼故。 见已赞叹比丘通利比尼者。 面前赞叹长老优波离。 诸持比尼中最胜第一。 诸比丘作是念。 佛赞叹比丘通利比尼者。 面前赞叹。 长老优波离诸持比尼中最为第一。 我等何不读诵比尼。 诸上座长老比丘。 从长老优波离受诵比尼。 长老优波离。 不为高处坐教。 恭敬上座故。 亦不下处坐教。 为尊法故。 若经行时若立时教。 尔时长老优波离。 行立久故。 患脚痛[跳-兆+專]膝髀。 腰胁脊痛。 是事白佛。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知而故问长老优波离。 优波离。 实有上座比丘。 从汝受比尼。 汝不高处坐教。 恭敬上座故。 又不下处坐教。 为尊法故。 汝经行时若立时教。 行立久故。 患脚痛[跳-兆+專]膝髀腰胁脊痛。 汝实尔不。 答言。 实尔世尊。 佛种种因缘赞戒赞持戒。 赞戒赞持戒已语诸比丘。 从今听下座比丘欲教上座法者。 应在高处坐教。 为尊法故。 若上座欲从下座受法者。 应在下处坐受法。 为尊法故。 从今听。 下座比丘教上座法者。 得共等床坐。 为上座故。 佛与大比丘众俱。 游行憍萨罗国。 诸长老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 皆随从佛。 是诸长老所言真实。 能苦切语折伏众人。 为诸比丘作种种羯磨。 苦切羯磨依止羯磨下意羯磨驱出羯磨。 时憍萨罗国有一住处。 多诸比丘住。 是诸比丘。 闻佛与大比丘僧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俱来游行憍萨罗国。 是诸长老所言真实。 能苦切语折伏众人。 为诸比丘作诸羯磨。 苦切羯磨依止羯磨下意羯磨驱出羯磨。 今当至此必为我等作诸羯磨。 我等何不以此住处羯磨付一比丘。 作是念已。 即用羯磨付一比丘。 佛来到是处。 是比丘为佛敷好坐具置好房中。 然后小远避藏作是念。 若我住者。 佛必令我为诸客比丘敷坐卧具。 佛受是房已。 余客比丘。 在洗脚处讲堂门屋经行处经行头。 持衣钵着是诸处待卧具分。 佛见诸比丘持衣钵着是诸处待卧具分。 佛知故问阿难。 诸比丘何以故洗脚处讲堂门屋经行处经行头以衣钵着是诸处住何所待。 答言。 世尊。 待旧比丘与卧具分。 佛告阿难。 汝往语旧比丘。 开房与客比丘卧具。 阿难受教。 语旧比丘开房与客比丘卧具。 旧比丘言。 汝知不。 此非僧房。 我等以羯磨付一比丘。 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闻是事心不喜。 呵责言。 云何名比丘。 以僧房羯磨与一比丘呵已向佛广说。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呵责旧比丘。 云何名比丘。 以僧房羯磨与一比丘。 呵已语诸比丘。 从今不听以僧房羯磨与一比丘。 若与者得突吉罗。 是僧房虽与不成与。 佛复与大比丘僧。 游行诸国土。 或无僧房处。 投林中宿。 尔时六群比丘告其弟子。 汝先往宿处。 好树留佛。 次有好者与我占取。 弟子先去。 好树留佛占次好者。 舍利弗目连随佛后至。 次欲取树。 有比丘言。 他已先取。 如是第二第三第四。 皆言已取。 乃至外行树下宿。 佛知故问阿难。 舍利弗目连今在何处。 答言。 在外行树下。 佛言。 唤来。 阿难受教即往唤来。 佛知故问舍利弗目连。 汝等何故外行树下。 答言。 世尊。 六群比丘知佛宿处。 告其弟子。 汝先往宿处。 好树留佛次有好者。 为我占取。 我等随佛后到。 次欲取树。 有比丘言。 他已占取。 如是第二第三第四。 皆言已取。 是故我等外行树下。 佛言。 从今听诸比丘随上座次住树下。 诸下座比丘闻已。 好树下所有草敷叶敷。 尽取持去。 下座比丘从索不与。 以是故。 斗诤事起。 佛言。 不应持去。 诸上座比丘闻不听持去。 树下先有草敷叶敷及下座比丘自。 所敷者。 皆不与去。 佛言。 先者应留。 余者听持去。 佛与大比丘众。 迦尸国中游行诸大弟子。 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 皆悉随从。 是诸长老所言真实。 能苦切语折伏众人。 与诸比丘作诸羯磨。 苦切羯磨依止羯磨下意羯磨驱出羯磨。 尔时迦罗山上有诸比丘。 不念护戒。 闻佛与大比丘众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等迦尸国游行。 是诸长老所言真实。 能苦切语折伏众人。 与诸比丘作苦切羯磨依止羯磨下意羯磨驱出羯磨。 是等今来。 将无为我等作诸羯磨。 佛比尼中说不得以僧房羯磨与一比丘。 我等今以此僧房作四分。 随僧地房舍园林根茎枝叶花果。 皆作四分。 作是念已。 即分僧房僧地房舍园林根茎枝叶花果。 皆分作四分。 羯磨与四比丘佛与诸比丘游行次到是处。 是中旧比丘敷一好房与佛。 小远避藏作是念。 恐佛约敕。 为诸比丘开房与卧具分。 诸客比丘来。 洗脚处讲堂门屋经行处经行头持衣钵着是诸处立待卧具分。 佛见诸比丘以衣钵着是处待卧具分。 知而故问阿难。 诸比丘何故以衣钵着洗脚处讲堂门屋经行处经行头住何所待。 答言。 世尊。 是诸比丘。 待旧比丘与卧具分。 佛告阿难。 汝往约敕旧比丘。 开房与客比丘卧具。 阿难受教。 即往语旧比丘。 开房与客比丘房舍卧具。 旧比丘言。 此处僧坊房舍园林根茎枝叶花果皆作四分。 羯磨与四比丘。 非是僧物。 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闻是事心不喜。 呵责言。 云何名比丘。 以僧坊分作四分。 羯磨与四比丘。 呵已向佛广说。 佛言。 从今不听以僧房舍分作四分。 若分者突吉罗。 此不成为分。 佛在阿罗毗国。 尔时阿罗毗国僧坊崩坏佛知故问阿难。 是僧房重阁何故崩坏。 答言。 世尊。 修治是僧坊人。 有死者病者反戒者余国去者。 佛言。 死者反戒者所应作事。 僧更应羯磨立知是事人。 若有病者应问。 汝故能治是坏房舍不。 若言我能。 应待。 若言不能应更立余人。 他国去者。 若疑当还。 应待。 若知不还者。 应更立余人。 令知是人所作事。 佛作是语已。 诸比丘便立知事人。 是知事人。 有扫少地者。 有塞小孔者。 或以少草覆舍者。 佛言。 如是作小小事者。 不应立作知事人。 若能办大事。 应羯磨立作知事人。 诸比丘有能多致财物能成办事者。 诸比丘便尽形立作知事人。 佛言。 不应尔。 若房舍故坏。 应六年立作。 若新房舍。 应十二年立作。 佛言。 从今知房舍人。 应三事自恣。 冬房春房夏房。 僧问言。 汝须何房。 冬房春房夏房耶。 若言我须冬房。 以春房夏房随上座次与。 若言我须夏房。 以冬房春房随上座次与。 佛在王舍城。 尔时跋提居士。 起僧房重阁高大庄严多诸男女观看。 诸人生念。 此必佛塔。 若阿罗汉塔。 是僧坊中多人礼拜围绕。 多象声马声男女声。 妨坐禅读经。 尔时长老上座。 舍是重阁住小房中。 时有客比丘来者。 皆作是念。 重阁中必有上座。 我等何不至边小房住。 即往打户。 房内应声。 客比丘问。 汝几岁。 答言。 我尔所岁。 客比丘念。 若小房中比丘尔所岁者。 何况大房。 有诣洗脚处讲堂中门屋下宿。 晨起至重阁前。 立欲礼敬上座。 有年少比丘及沙弥。 从重阁上来下。 问客比丘。 汝作何等。 答言。 欲礼敬上座。 语言。 此无上座。 问言。 唯是中宿。 答言。 我等。 客比丘言。 我等知者应是中宿。 问客比丘。 汝何处宿。 有洗脚处宿者。 答言洗脚处宿。 讲堂中者。 答言讲堂中宿。 乃至门屋下者。 答言门屋中宿。 诸比丘以是事白佛。 佛言。 应立知敷卧具人。 知敷卧具人。 应随上座次第与。 应作是言。 此是上座房舍卧具次第住。 佛在迦尸国。 与大比丘众一处安居。 诸居士见佛及僧众。 故共相约令。 今日汝办种种饮食。 明日次某。 如是展转种种饮食。 相食故作食。 十五日食。 三十日食。 立如是制已。 有早办者。 有晚办者。 有近者有远者。 有美者有不美者。 是中无知食比丘约敕令至某家。 有早办者。 有晚办者。 有近者。 是食美好。 尔时六群比丘数数从是处取。 居士问言。 汝等何以数来。 诸大长老何故不来。 答言。 无知食人约敕我等。 汝舍近早办饮食美好。 是故我等数来。 居士言。 我等施食为诸长老。 不但为汝等。 何故数来。 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 佛言。 应立知食人。 立知食人法者。 一心和合僧应问言。 谁能为僧作知食人。 是中若有一比丘言我能。 若有五法。 不应立作知食人。 何等为五。 随爱随瞋随怖随痴不知得不得。 若成就五法。 应立作知食人。 何等五。 不随爱不随瞋不随怖不随痴知得不得。 即时一比丘应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比丘某甲。 能为众僧作差食人。 若僧时到僧忍听。 某甲比丘作差食人。 是名白。 如是白二羯磨。 僧立某甲比丘作差食人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差食人法者。 应次第差。 若汝某甲至某家。 所差比丘。 有早得者。 有晚得者。 近得者远得者。 有得美者得不美者。 有晚得者作是言。 故与我是处。 得远处者亦言。 故与我远处。 得不美者言。 故与我如是中间。 更作余语。 佛言。 应条名。 有比丘得恶处者。 便拭名改易好处。 佛言。 应书板作字集置一处和合从上座随次第取。 有晚得者。 有得远处者。 早至主人门外。 在巷头立待食久住。 心闷吐逆不乐。 诸居士出见语言。 我等门内自恣听汝入坐。 比丘言。 佛未听我等入白衣门内坐待食。 是事白佛。 佛言。 听是比丘入白衣门内坐待食。 时有象声马声男女声。 妨读经坐禅。 佛言。 若妨者出门外。 门外待时。 诸人来绕四边看。 见已皆笑。 是事白佛。 佛言。 应作土基。 为风雨所恼。 佛言。 听作屠苏覆。 薄故雨漏。 佛言。 应厚覆。 厚覆已脊上漏。 佛言。 更覆。 又无坐处。 佛言。 应觅板木坐上。 有人偷板去。 佛言。 应陷着地中。 又复失去。 佛言。 应作土埵。 不泥故。 中有毒蛇蜈蚣。 啮诸比丘。 佛言。 应泥。 泥已粗涩破衣。 佛言。 应以细埿。 诸比丘须水。 佛言。 应作井。 作井已即以钵键镃取水甚难。 佛言。 应作瓶取水。 取水时不及。 佛言。 应以绳系。 诸比丘手软牵绳手痛。 佛言。 应作辘轳有人堕井。 佛言。 应作栏。 长老优波离问佛。 以何物作井栏。 佛言。 应以木石塼作。 作已有妇女大小诣井取水。 时两手相触。 佛言。 井上作隔障。 应各在一边汲水。 有居士从舍内出。 语比丘言。 我某僧坊作食。 汝尔所人往彼僧坊中食。 去时道中师子虎狼熊罴诸难。 是事白佛。 佛言。 应语檀越。 是中有如是怖畏。 此间与我食。 佛在王舍城。 尔时诸居士作种种粥。 酥粥胡麻粥油粥乳粥小豆粥磨沙豆粥麻子粥薄粥。 办是粥已。 持诣竹园。 时六群比丘在僧坊门边立。 遥见已问言。 持何等物。 答言。 是粥。 又问。 何等粥。 答言。 酥粥胡麻粥油粥乳粥小豆粥磨沙豆粥麻子粥薄粥。 尔时六群比丘言。 我等行去。 先与我等酥粥胡麻粥油粥乳粥小豆粥磨沙豆粥麻子粥。 汝持薄粥入僧坊与上座。 诸比丘闻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 佛言。 从今应羯磨立分粥人。 所持盛粥器。 即用是器分粥。 是中酥粥胡麻粥油粥乳粥小豆粥磨沙豆粥麻子粥。 上座得上肥腻者。 下座得底滓。 若分薄粥时。 上座得汁。 下座得滓。 是事白佛。 佛言。 从今听畜大盔大瓮。 以粥集着是器中和合。 以大钵大键镃分与。 分与时不便。 佛言。 应作杓用分。 用分已有残者有不足者。 佛言。 应更作小杓用分。 佛在王舍城竹园中。 诸居士办种种带钵那。 胡麻欢喜丸。 石蜜欢喜丸。 蜜欢喜丸。 舍俱梨饼。 波波罗饼。 曼提罗饼。 象耳饼。 馄饨饼。 阎浮梨饼。 持是饼向僧坊。 六群比丘早起在门边立。 见已问言。 持何等物。 答种种带钵那饼。 所谓胡麻欢喜丸。 石蜜欢喜丸。 蜜欢喜丸。 舍俱利饼。 波波罗饼。 曼提罗饼。 象耳饼。 馄饨饼。 阎浮梨饼。 六群比丘言。 我欲行去。 先与我等胡麻欢喜丸石蜜欢喜丸舍俱梨饼波波罗饼曼提罗饼。 汝持象耳馄饨持阎浮梨饼入与上座。 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 佛言。 应羯磨立分带钵那人。 分带钵那人。 应和合等分。 若更有美者来。 亦应次第与。 若今日不遍者。 明日更有。 应续次与。 佛在王舍城。 尔时诸居士办种种药。 所谓酥油蜜石蜜姜胡椒荜茇黑盐诃梨勒鞞醯勒阿摩勒波栌路毗咒曼陀多耶摩那伽头栌醯持诣竹园。 尔时六群比丘早起门边立。 见已问言。 持何等物。 答言。 种种药。 所谓酥油蜜石蜜姜椒荜茇黑盐诃梨勒鞞醯勒阿摩勒波栌路毗咒曼陀多耶摩那伽头栌醯。 六群比丘言。 我欲行去。 与我酥油蜜石蜜姜椒荜茇黑盐。 汝持诃梨勒鞞醯勒呵摩勒波栌路毗咒曼陀多耶摩那伽头栌醯入僧坊与上座。 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 佛言。 从今应立分药人。 分药人和合平等分与。 若有贵价药来者。 应别举置。 若病比丘索者。 应与两钱半价药。 若索多者。 应从索直。 佛在阿罗毗国。 尔时阿罗毗国诸比丘。 常从居士索作器。 诸居士言。 我等云何能常供给汝。 汝等何不自畜作器。 答言。 佛未听我等畜作器。 是事白佛。 佛言。 从今听畜作器。 阿罗毗国僧坊中。 有客作木师。 有半月客作者。 有一月一岁客作者。 是木师昼日作。 暮去留作器。 便失。 佛言。 应立知作器比丘。 立知作器比丘。 作竟持作器聚在一处。 又复失尽。 是事白佛。 佛言。 应羯磨一房舍举作器。 立作器房法者。 一心和合僧一比丘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某房舍。 僧立作举作器房。 若僧时到僧忍听。 某房作举作器处。 是名白。 如是白二羯磨。 僧立某房作举作器房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立是房已。 知作器比丘。 便持作器着上下二房中。 佛言。 不应置两处。 若着上房者。 下房应与僧。 若着下房。 应与僧上房。 又一时诸比丘从憍萨罗国向舍卫国。 道中过一空僧坊中宿。 诸比丘明日入村乞食。 诸居士问。 汝何处宿。 答言。 僧坊中宿。 是何房舍中宿。 答言。 某房中。 居士言。 此是我房。 何不遣使语我等。 当供养汤药油灯烛卧具种种所须。 诸居士随所房中宿者。 各自将归。 与敷坐处坐。 自手行水。 自与多美饮食。 自恣饱满。 以水澡漱。 取小床坐听说法。 语诸比丘。 我僧房中有卧具前食后食。 何不住此。 复当供养衣被愿令是僧坊有。 用诸比丘不知云。 何是事白。 佛佛。 言从今。 听若先空僧坊。 中诸比丘欲去。 应羯磨立一比丘令常住。 知僧坊立法者。 一心和合僧问言。 谁能作常住比丘。 知某甲空增坊。 若有比丘言我能。 有五法。 不应立作常住比丘。 何等为五。 随爱随瞋随怖随痴不知分别应作不应作。 若成就五法。 应立作常住比丘。 不随爱不随瞋不随怖不随痴知分别应作不应作。 即时一比丘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 能作常住知某甲空僧坊人。 若僧时到僧忍听。 立某甲比丘常住知某甲空僧坊人。 是名白。 如是白二羯磨。 僧立某甲比丘常住知某甲空僧坊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知空僧坊常住比丘。 应巡行僧坊。 先修治塔。 次作四方僧事。 次知僧料理饮食事。 次知应可分物。 次知上座中座下座比丘事。 随有大德高明比丘。 不应作使知僧坊比丘。 应作是愿。 诸比丘未来者。 当来。 已来者供给衣食卧具汤药。 不令有乏。 能作是愿行者。 僧随彼意与若须食。 应自恣与好食。 若须房舍卧具。 皆应自恣与。 有众多王臣。 数数诣竹园房舍观看。 若来时索食薪火灯烛。 若与畏犯。 不与惧作患。 不知云何。 以是事白佛。 佛言。 应立分处人。 立分处人已。 不白众僧。 得用十九钱供给客。 若更须。 应白僧竟与。 憍萨罗国有阿练儿住处。 尔时有贼到阿练儿处乞食。 作食人言。 食不由我不得与汝。 汝自从沙弥索。 诸贼即从沙弥索。 沙弥言。 我不得与汝。 汝自从知食比丘索。 即从知食比丘索。 知食比丘言。 为僧故办是食。 不为汝等。 贼相谓言。 是比丘何肯正尔与我食。 便捉一比丘手脚截腰断。 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 佛言。 若有如是怖畏处。 若少乞与少。 若乞半与半。 若都索都与。 莫以是因缘故得大衰恼。 佛在王舍城。 尔时众僧得衣。 无人守护。 佛言。 应立守护衣人。 立守护衣人法者。 一心和合僧应问言。 谁能为僧守护诸衣。 若比丘言我能若有五法不应立。 何等五。 不知是衣所从得。 不知衣价若得衣不知云何受。 不知头数。 忘着衣处。 若成就五法应立。 何等五。 知衣所从得。 知是衣价。 知应受。 知头数。 不忘着衣处。 即时一比丘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是某甲。 能为僧作守护衣人。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立某甲比丘作守衣人。 是名白。 如是白二羯磨。 僧立某甲比丘作守护衣人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立守衣人已。 未有分衣人。 佛言。 应立分衣人。 立法者。 一心和合僧应问言。 谁能为僧作分衣人。 若有比丘言我能。 若有五法不应立。 何等五。 不知衣财。 不知衣色。 不知衣价。 不知衣头数。 不知与未与。 复有五法。 不应立作分衣人。 何等五。 随爱随瞋随怖随痴不知与未与。 若比丘成就五法。 应立作分衣人。 知衣财知衣色知衣价知衣头数知与未与又有五法。 不随爱不随瞋不随怖不随痴知与未与。 即时一比丘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 能为僧作分衣人。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立某甲比丘作分衣人。 是名白。 如是白二羯磨。 僧立某甲比丘作分衣人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佛在舍卫国。 无分浴衣人。 是事白佛。 佛言。 应立分浴衣人。 是知分浴衣人。 应随上座次与。 佛在舍卫国。 尔时只陀林中僧坊中。 无比丘知时限唱时。 无人打揵稚。 无人扫洒涂治讲堂食处。 无人次第相续敷床榻。 无人教净果菜。 无人看苦酒中虫。 饮食时无人行水。 众散乱语时。 无人弹指。 是事白佛。 佛言。 应立维那。 立法者。 一心和合僧应问。 谁能为僧作维那是中若比丘言我能。 有五法。 不应立作维那。 何等五。 随爱随瞋随怖随痴不知净不净。 若成就五法。 应立作维那。 五法者。 不随爱不随瞋不随怖不随痴知净不净。 即时一比丘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是某甲比丘。 能为僧作维那。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立某甲比丘作维那。 是名白。 如是白二羯磨。 僧立某甲比丘作维那竟。 增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作维那比丘。 应知时限知唱时知打揵稚。 知扫洒涂治讲堂食处。 知次第相续敷床榻。 知教净果菜。 知看苦酒中虫。 知饮食时行水。 众散乱语时弹指。 尔时诸沙弥。 随与和上阿阇梨作。 随同和上阿阇梨。 随相识共语共事。 随同国土同城邑同聚落。 诸比丘无沙弥者。 有诸恼乱。 是事白佛。 佛言。 应立一人为主使沙弥作。 先修治塔事。 次作四方僧事。 次作饮食事。 次作可分物。 次教与上座中座下座。 如是周遍一切僧作。 应立分处沙弥人。 立分处沙弥人竟。 应教先修治塔事。 四方僧事作饮食事。 次作可分物。 次第与上座中座下座。 如是周遍一切僧作。 佛在王舍城。 尔时瓶沙王。 往诣竹园观看。 王问。 长老摩诃迦葉今何所在。 比丘答言。 大王。 长老大迦葉。 今于耆阇崛山上蹋泥。 王即往见问言。 大德。 何故自作。 答言。 大王。 谁当为我作。 王言。 我当与作人语已便还。 第二瓶沙王。 又时往到竹园观看。 王问。 长老大迦葉今何所在。 比丘答言。 于耆阇崛山上蹋泥。 王即往见问言。 大德。 何故自作。 答言。 大王。 谁当为我作。 王言。 我当与作人。 大迦葉答言。 大王。 数数。 语而不与。 时王惭愧小却一面。 问诸大臣。 我先有是言不。 大臣答言。 王先有是言。 王言。 何时。 答言。 某时日月。 即计。 先语已来经五百日。 王即下山。 时人捕得五百群贼与王。 王问。 此是何人。 答言。 是贼。 王问。 应与何罪。 大臣答言。 罪应至死。 王问贼言。 汝能随我意行不。 贼言。 大王。 欲何所作。 王言。 汝等能供给善人以不。 贼言。 若我等受王大恩。 不随行者当随阿谁。 大臣言。 此贼必当偷夺诸比丘物。 王言。 我能作方便令不偷夺。 时王多给田宅人民倍与粟食。 去竹园不远。 立作净人聚落。 时诸净人。 随相识共语共事。 随同国城邑随怖畏。 随有因缘者供给。 余者不供给。 是事白佛。 佛言。 应立使净人率。 应教先作塔事。 次作四方僧事。 次作饮食事。 次作可分物事。 次教与上座中座下座作。 如是周遍一切僧作。 听立使净人主者。 还立白衣中勤修能处分者(八法中卧具法第十竟)。 发布时间:2025-11-26 10:08:39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