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十九卷 十诵律 - 乾隆大藏经 内容: 第十九卷 十诵律(第三诵之六)四波罗提提舍尼佛在舍卫国。 时世饥俭。 华色比丘尼有德。 多知多识能多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诸所须物。 是比丘尼晨朝早起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时见诸比丘众舍卫城乞食不得愁恼不乐。 是比丘尼看诸比丘钵中。 少少与少。 少半与半。 都无都与。 是比丘尼一日乞食所得。 尽以与诸比丘。 如是二三日。 以不得食故。 于巷中迷闷倒地。 一贾客见已语其妇言。 华色比丘尼于巷中倒地。 汝扶令起将来。 妇即去扶起将来入舍。 疾作粰[米*留]粥与已得醒。 问言。 汝何所患苦。 有何疾病有何急。 于巷中倒地。 比丘尼言。 我无病无痛无急。 我不得食故。 迷闷巷中倒地。 又问。 汝为乞食不能得耶。 答言。 我乞食得。 以诸大众于舍卫城乞食不得愁恼不乐。 我看比丘钵中。 少少与少。 少半与半。 都无都与。 如是二三日。 我断食。 是故迷闷巷中倒地。 诸居士闻是事心不喜。 呵责言。 是沙门释子不知时不知量。 若施者不知量。 受者应知量。 是华色比丘尼以断食故垂死。 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闻是事心不喜。 向佛广说。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以种种因缘呵责诸比丘。 云何名比丘。 不知时不知量。 若施者不知量。 受者应知量。 是华色比丘尼以断食故垂死。 种种因缘呵责已语诸比丘。 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 若比丘不病入聚落中。 非亲里比丘尼所自手受食。 是比丘应向余比丘说是罪。 长老我堕可呵法不是处。 是法可悔。 我今发露悔过。 是名波罗提提舍尼法。 病者。 风盛热盛冷盛。 啖是食得差。 是名为病。 除是因缘名为不病。 非亲里者。 亲里名若母若女若姊妹乃至七世因缘。 是名亲里。 除是名非亲里。 食者。 五种佉陀尼食五蒱阇尼食五似食。 五佉陀尼食者。 根茎叶磨果。 五蒱阇尼食者。 饭麨糒鱼肉。 五似食者糜粟[麩-夫+黃]麦莠子迦师。 是中犯者。 若比丘不病入聚落中。 非亲里比丘尼所自手受根食。 得波罗提提舍尼罪。 茎叶磨果食。 饭糗糒鱼肉食。 糜粟[麩-夫+黃]麦莠子迦师。 皆波罗提提舍尼罪。 不犯者。 若病若亲里比丘尼。 若天祠中多人聚中与。 若沙门住处与。 若聚落外比丘尼坊舍中与者不犯(一法竟)。 佛在王舍城。 尔时有一居士。 请佛及二部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 居士知佛默然受已。 头面礼足右绕而去。 还自舍办种种多美饮食。 晨朝敷坐处。 遣使白佛时到。 食具已办佛自知时。 佛即与二部僧入居士舍坐。 居士见佛及僧坐已。 自手行水欲下食时。 是中有助调达比丘尼。 为六群比丘故。 教檀越言。 此第一上座。 此第二上座。 此是持律。 此是法师。 与是比丘饭。 与是比丘羹。 诸居士言。 我等不知谁是第一上座。 谁是第二上座。 谁是持律谁是法师。 此中多有饮食自当遍与。 莫散乱语。 若散乱语者。 汝自起行食。 我等当住。 佛遥见比丘尼作散乱事。 闻诸居士呵责。 食后以是因缘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呵责六群比丘。 云何名比丘。 啖比丘尼所教与食。 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 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 有诸比丘白衣家请食。 是中有比丘尼指示言。 与是比丘饭。 与是比丘羹。 诸比丘应语是比丘尼。 小住待诸比丘食竟。 若诸比丘中。 无有一比丘语是比丘尼小住待。 诸比丘食竟者。 是一切诸比丘。 应向余比丘言。 长老。 我等堕可呵法不是处。 是法可悔。 我今发露悔过。 是名波罗提提舍尼法。 是中犯者。 若比丘受比丘尼所教与食。 得波罗提提舍尼罪。 随受随得尔所波罗提提舍尼罪。 若二部僧共坐。 一部僧中若有一人。 语是比丘尼者。 第二部亦名为语。 若别入别坐别食别出者。 是中入檀越门比丘。 应问出比丘。 何比丘尼是中教檀越。 与比丘食。 答言某。 应问。 约敕未。 答言已约敕。 是入比丘亦名约敕。 有诸比丘出城门时。 有比丘入者。 应问出者。 若出者未约敕。 入者应约敕。 若出者已约敕。 入者亦名约敕(二法竟)。 佛在维耶离。 尔时有象师。 名首罗。 富贵有威德。 多饶财宝。 人民田宅种种成就。 是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见四谛得初道。 好檀越施不能筹量。 是人一月得官廪千金钱。 持用布施及余所有物。 不能供足妇儿饥乏。 诸居士嗔呵责言。 沙门释子不知时不知量。 若施者不知量。 受者应知量。 是首罗象师本富饶财物。 布施不知量与不能供足妇儿饥乏甚可怜愍。 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闻是事心不喜。 以是事向佛广说。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 呵责诸比丘云何名比丘。 不知时不知量。 若施者不知量。 受者应知量。 是首罗象师。 好檀越施不能量故与。 不能供妇儿饥乏。 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 汝等与首罗象师作学家羯磨。 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入是家不得自手受食。 若更有如是人僧亦应与作学家羯磨。 学家羯磨者。 僧一心和合。 一比丘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首罗象师学家。 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入是学家不得自手受食。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与首罗居士作学家羯磨。 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不得入是家自手受食。 白如是。 如是白二羯磨。 僧与首罗象师作学家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是首罗象师。 闻僧为作学家羯磨。 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不得入我舍自手受食。 闻已即诣佛所。 头面礼佛足却坐一面。 白佛言。 愿佛与我舍是学家羯磨佛语诸比丘。 为首罗居士舍学家羯磨。 若更有如首罗居士乞者。 亦应为舍。 舍法者。 一心和合僧。 是首罗居士。 从坐起偏袒右肩脱革屣合掌白言。 大德僧听。 我首罗居士布施不知量与。 不能供妇儿饥乏。 以是因缘故。 僧为我作学家羯磨。 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入我舍不得自手受食。 我今从僧乞舍学家羯磨。 如本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入我舍自手受食。 如是应第二第三乞。 僧应筹量宜可舍不可舍。 若首罗象师财损减不增长。 尔时若乞不乞不应舍。 若首罗居士财物增长。 若乞不乞皆应与舍。 若首罗象师财物不增不减。 尔时若乞应舍。 不乞不应舍。 是中一比丘应唱言。 大德僧听。 是首罗象师先作檀越。 布施不知量与。 不能供妇儿饥乏。 僧以是故。 与作学家羯磨。 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入是舍不得自手受食。 今是首罗象师。 从僧乞舍学家羯磨。 如本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听我舍自手受食。 若僧时到僧忍听。 僧与首罗象师舍学家羯磨。 如本听诸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 入舍自手受食。 白如是。 如是白四羯磨。 僧与首罗居士舍学家羯磨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佛语诸比丘。 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 有诸学家。 僧作学家羯磨竟。 若比丘如是学家。 先不请后来自手受食。 是比丘应向余比丘说罪。 作是言。 长老。 我堕可呵法不是处。 是法可悔。 我今发露悔过。 是名波罗提提舍尼法。 学家者得初道家。 作学羯磨者。 僧与是家作学羯磨先不请者。 是学家先不请后来自手受食者。 五佉陀尼食。 五蒲阇尼食。 五似食。 是中犯者。 若比丘学家中。 先不请后来自手受食。 受根食波罗提提舍尼罪。 茎叶磨果饭麨糒鱼肉糜粟[麩-夫+廣]麦莠子迦师食。 皆波罗提提舍尼。 随自手受。 随得尔所波罗提提舍尼罪(三法竟)。 佛在迦维罗卫国。 尔时诸释子向暮食时。 见食好香美。 作是念。 我等不应独啖如是好饮食。 何不当留佛及僧分。 作是念已。 为佛及僧故留暮食分。 明日地了。 诸释妇女以好宝物自庄严身。 持好饮食大语大笑来行向僧坊。 作是言。 佛今当先食我食。 彼亦复言。 佛先食我食。 令我长夜得利益安乐。 尔时尼俱陀林中有贼。 先犯事摈入是林中。 持器仗着中围绕而卧。 但贼主不卧。 闻人声语诸贼言。 诸人皆起。 捉刀盾弓箭。 聚财物一处。 莫令王力聚落力所围绕得大忧恼。 是诸人皆起。 如所约敕。 捉刀盾弓箭。 聚财物一处。 贼主言。 小住。 我当往看。 为是何人。 即立树间闻道上人声。 作沙门声。 问言。 汝是谁耶。 答言。 我等是诸释妇女。 以好宝物严身。 持好饮食向僧坊。 入尼俱陀林中。 佛今者当先食我食。 我等长夜当得利益安乐。 贼主即还语诸贼言。 今得成事。 但当起取。 问言云何。 答言。 诸释妇女以妙宝严身。 持好饮食入尼俱陀林中。 即时贼皆起。 剥脱已裸形放去。 如是名声流布城邑聚落。 有恶贼剥脱诸释妇女裸形放去。 即以官力聚落力围绕捕得诸贼。 尔时诸女裸形住。 六群比丘往语言。 此食香美过与我来。 此食复胜亦与我来。 尔时诸妇女嗔呵言。 不是都不忧念我等裸形。 但念欲得是食。 诸比丘以是事向佛广说。 佛语阿难。 取舍衣中各各与诸女一衣。 阿难言尔。 即取舍衣中各各与诸女一衣。 诸女着已持食入僧坊中打揵捶与僧食分。 在佛前坐听说法。 佛见诸女坐已。 种种因缘示教利喜。 示教利喜已默然。 诸女知佛示教利喜已。 头面礼佛足右绕而去。 诸女去不久。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呵责六群比丘。 云何名比丘。 僧未作约敕僧坊外不自手受食。 而僧坊内受。 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 有比丘僧。 住阿练儿处。 有疑怖畏。 若比丘知是阿练儿住处有疑怖畏难。 僧未作差。 不僧坊外自手受食。 僧坊内受。 是比丘应向余比丘说罪言。 长老。 我堕可呵法不是处。 是法可悔。 我今发露悔过。 是名波罗提提舍尼法。 阿练儿处者。 去聚落五百弓。 于摩伽陀国一拘卢舍。 于北方国则半拘卢舍。 疑者。 乃至疑失一水器。 怖畏者。 是中乃至畏恶比丘。 僧未差者。 僧未一心差是人。 僧坊外者。 此僧坊墙障外。 若篱障外。 若堑障外僧坊内者。 僧坊墙障内。 篱障内。 堑障内。 食者。 五佉陀尼。 五蒲阇尼。 五似食。 是中犯者。 若比丘僧未与差是人。 不僧坊外自手受根食。 僧坊内受。 得波罗提提舍尼。 茎叶磨果饭麨糒鱼肉糜粟[麩-夫+黃]麦莠子迦师。 皆波罗提提舍尼罪。 随自手受。 随得尔所波罗提提舍尼。 从今应羯磨差参知食人。 一心和合僧。 一比丘问言。 谁能为僧作参知食人。 若有言我能。 若有五法不应差作知食人。 随爱随嗔随怖随痴不知有无。 若成就五法。 应令作参知食人。 不随爱不随嗔不随怖不随痴知有无。 是中一比丘。 僧中唱言。 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 能作参知食人。 若僧时到僧忍听。 某甲比丘作参知食人。 白如是。 如是白二羯磨。 某甲比丘作参知食人竟。 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若比丘受僧羯磨已。 是比丘知是中有贼入。 应将净人是中立。 若是中见有人似贼者。 应取是食。 语诸持食人言。 汝莫来入。 是中有人似贼。 若是持食人。 强来者不犯(四法竟)。 众学法初佛在王舍城。 尔时诸比丘。 极高着泥洹僧。 极下着。 参差着。 不周齐着。 佛见已作是念。 我当观过去诸佛。 云何着泥洹僧。 空中净居天言。 世尊。 过去诸佛周齐着泥洹僧。 佛亦自忆知过去诸佛周齐着泥洹僧。 佛复念。 我当观未来诸佛。 云何着泥洹僧。 空中净居天言。 世尊。 未来诸佛周齐着泥洹僧。 佛亦观知未来诸佛。 亦当周齐着泥洹僧。 佛复作是念。 我当看净居天。 云何着泥洹僧。 空中天言。 净居天周齐着泥洹僧。 佛亦自知净居天周齐着泥洹僧。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以种种因缘呵责诸比丘。 云何名比丘。 极高着泥洹僧。 极下着泥洹僧。 参差着泥洹僧。 不周齐着泥洹僧。 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 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是戒应如是说。 不极高着泥洹僧。 应当学。 若比丘极高着。 突吉罗。 若不极高着不犯(一)不极下着泥洹僧。 应当学。 若极下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极下着不犯(二)不参差着泥洹僧。 应当学。 若参差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参差着泥洹僧不犯(三)不如釿头着泥洹僧。 应当学。 如釿头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如釿头着。 不犯(四)不如象鼻着泥洹僧。 应当学。 如象鼻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如象鼻着不犯(五)不如多罗叶着泥洹僧。 应当学。 如多罗叶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如多罗叶着泥洹僧。 不犯(六)不如麨抟着泥洹僧。 应当学。 如糗抟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如糗抟着不犯(七)不细襵前着泥洹僧。 应当学。 如细襵前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细襵前着。 不犯(八)不着[革*茸]泥洹僧。 应当学。 着[革*茸]泥洹僧。 突吉罗。 不着[革*茸]衣。 不犯(九)不并襵两边着泥洹僧。 应当学。 若并襵两边着泥洹僧。 突吉罗。 不并襵两边着。 不犯(十)不着细缕泥洹僧。 应当学。 若着细缕泥洹僧。 突吉罗。 不着细缕。 不犯(十一)周齐着泥洹僧。 应当学。 不周齐着泥洹僧。 突吉罗。 周齐着不犯(十二)佛在王舍城。 尔时诸比丘。 极高被衣。 极下被衣。 参差被衣。 不周齐被衣。 佛见已作是念。 我当观过去诸佛。 云何被衣。 空中净居天言。 过去诸佛周齐被衣。 佛亦自忆过去诸佛周齐被衣。 佛复念。 我当观未来诸佛。 云何被衣。 空中天言。 未来诸佛周齐被衣。 佛亦自知未来诸佛周齐被衣。 佛复念。 净居诸天云何被衣。 空中天言。 净居诸天周齐被衣。 佛亦自见净居诸天周齐被衣。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呵责诸比丘。 云何名比丘。 极高被衣。 极下被衣。 参差被衣。 不周齐被衣。 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 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不极高被衣。 应当学。 极高被衣突吉罗。 不极高被衣不犯(十三)不极下被衣应当学。 极下被衣突吉罗。 不极下被衣不犯(十四)不参差被衣。 应当学。 参差被衣突吉罗。 不参差被衣不犯(十五)周齐被衣应当学。 不周齐被衣突吉罗。 周齐被衣不犯(十六)佛在王舍城。 尔时有一居士。 请佛及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 居士知佛默然受已。 从坐起头面礼佛足右绕而去。 还自舍通夜办种种多美饮食。 晨朝敷座处遣使白佛。 时到食具已办。 佛自知时。 佛中前着衣入居士舍。 尔时六群比丘。 不好覆身入是家内。 自看肩臂看胸。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功德。 不好覆身。 入家内。 自看肩臂看胸。 如王如大臣。 佛见六群比丘不好覆身入白衣舍。 闻居士呵责如王如大臣。 佛食后以是事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呵责六群比丘。 云何名比丘。 不好覆身入家内。 自看肩臂看胸。 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 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好覆身入家内。 应当学。 不好覆身入家内。 突吉罗。 好覆身入家内。 不犯(十七)有时六群比丘。 虽好覆身入家内。 不好覆身坐。 自看肩臂看胸。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不好覆身坐家内。 看肩臂看胸。 如王如大臣。 佛见诸比丘不好覆身坐家内。 自看肩臂看胸。 佛见已食后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呵责诸比丘。 云何名比丘。 不好覆身坐家内。 自看肩臂看胸。 种种因缘呵已语诸比丘。 以十利故与比丘结戒。 从今好覆身坐家内。 应当学。 不好覆身坐家内。 突吉罗。 好覆身坐不犯(十八)有时六群比丘。 不善摄身入家内。 脚蹴大车小车犊车辇舆。 轮树柱壁瓶瓮倒地。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不善摄身入他家。 脚蹴物倒地。 如盲人。 佛语诸比丘。 善摄身入家内。 应当学。 不善摄身入家内。 突吉罗。 善摄身入家内。 不犯(十九)又六群比丘。 虽善摄身入家内。 不善摄身坐。 蹴大车小车犊车辇舆轮树柱壁瓶瓮床榻倒地如盲人。 佛知是事语诸比丘。 善摄身坐家内。 应当学。 不善摄身坐家内突吉罗。 若善摄身坐。 不犯(二十)佛在舍卫国。 尔时世尊。 中前着衣与诸比丘入舍卫城。 诸佛常法。 若以神通力入城邑聚落时。 现如是希有事。 谓象申鸣马悲鸣诸牛王吼鹅雁孔雀鹦鹉舍利鸟俱均罗猩猩诸鸟。 出和雅音。 大鼓小鼓箜篌筝笛琵琶箫瑟筚篥铙钹。 不鼓自鸣。 诸贵人舍所有金器内外庄严具。 若在箱箧中自然作声。 盲者得视。 聋者得听。 哑者能言。 拘躄者得伸跛蹇者得手足。 睐眼得正。 病瘦者得除。 苦痛者得乐。 毒者得消。 狂者得正。 杀者离杀。 偷者离偷。 邪淫者不邪淫。 妄语者不妄语。 两舌恶口无义语者。 不无义语。 贪者不贪。 嗔者不嗔。 邪见者离邪见。 牢狱闭系枷锁杻械。 悉得解脱。 愦闹处者皆得空闲。 未种善根者种。 已种者增长。 已增长者得解脱。 诸伏藏宝物自然发出。 现如是希有事。 诸众生得利益。 尔时佛渐渐行到城。 以右足着门阃上。 如是等种种希有事皆现。 尔时人民于屋上堂壁楼阁上看佛及僧。 是中有未曾见佛者。 有曾见佛者指示言。 此是佛。 此是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 此是六群比丘。 六群比丘闻已。 仰看作是言。 某女人盲。 某睐眼某赤眼。 某短鼻某瘿。 某背偻某跛。 某白某黑。 某无威德。 诸女人闻已。 语六群比丘言。 我非汝妇。 不与汝私通我等好丑何豫汝事。 而字名我等。 六群比丘言。 我从佛及僧入城。 何豫汝事。 指我等言。 此是六群比丘。 似如过罪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高视入家内。 应当学。 高视入家内。 突吉罗。 不高视入家内不犯(二十一)尔时佛及僧露地坐食。 诸人在堂屋上墙壁楼阁上。 看佛及僧。 是中有人。 未曾见佛者。 中有曾见佛者指示言。 此是佛。 此是舍利弗目连阿那律难提金毗罗。 此是六群比丘。 六群比丘闻已。 即仰视作是言。 某女人盲。 某睐眼某赤眼。 某短鼻某瘿。 某背偻某跛。 某黑某白。 某无威德。 诸女人闻已语六群比丘言。 我等非汝妇。 不与汝通。 我等好丑何豫汝事。 而名字我等。 六群比丘言。 我从佛及僧受请坐食。 何豫汝等事。 而指我等言。 此是六群比丘。 似如过罪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高视坐家内。 应当学。 高视坐家内。 突吉罗。 不高视坐家内。 不犯(二十二)又六群比丘。 嫌呵供养入家内。 作是言。 昨日饮食香美熟好。 次第等与好敷座处。 今日或当不如昨日香美熟好。 或不次第等与。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不善。 不种不获。 但能啖食出他过罪。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呵供养入家内。 应当学。 呵供养入突吉罗。 不呵供养入。 不犯(二十三)又六群比丘。 入时不呵供养。 坐已便呵。 作是言。 昨日饮食香美熟好次第等与好敷座处。 今日或当不如昨日香美熟好。 或不次第等与。 诸居士呵言。 是沙门释子不善。 不种不获。 但能啖食出他过罪。 佛闻是事已语诸比丘。 从今不呵供养坐家内。 应当学。 呵供养坐突吉罗。 不呵供养坐。 不犯(二十四)又六群比丘。 高大声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高大声入家内。 如婆罗门。 佛语诸比丘。 从今静默入家内应当学。 若不静默入家内突吉罗。 静默入不犯(二十五)又六群比丘。 虽不高声入家内。 便高声坐如婆罗门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高大声坐他家。 如婆罗门。 佛闻已语诸比丘。 从今静默坐家内应当学。 若不静默坐家内突吉罗。 若静默坐不犯(二十六)又六群比丘。 蹲行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功德。 蹲行入家内。 似如截脚。 佛闻已语诸比丘。 从今不蹲行入家内。 应当学蹲行入家内。 突吉罗。 不蹲行入。 不犯(二十七)又六群比丘。 虽不蹲行入家内。 便蹲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蹲坐家内。 如外道。 佛语诸比丘。 从今不蹲坐家内应当学。 若蹲坐家内突吉罗。 不蹲坐不犯(二十八)又六群比丘。 以衣覆头入家内。 诸居士嗔呵责言。 是诸比丘自言。 善好有德。 以衣覆头入家内。 似如伺捕人。 佛言。 从今不覆头入家内。 应当学。 若覆头入家内。 突吉罗。 不覆头入不犯(二十九)又六群比丘。 虽不覆头入家内。 覆头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 诸比丘自言。 善好有德。 覆头坐家内。 似如伺捕人。 佛言。 从今不覆头坐家内。 应当学。 若覆头坐突吉罗。 不覆头坐不犯(三十)又六群比丘襆头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襆头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襆头入家内。 应当学。 若襆头入突吉罗。 不襆头入不犯(三十一)又六群比丘。 虽不襆头入家内。 而襆头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 诸比丘自言。 善好有德。 襆头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襆头坐家内应当学。 若襆头坐突吉罗。 不襆头坐不犯(三十二)又六群比丘。 肘隐人肩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肘隐人肩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肘隐人肩入家内。 应当学。 肘隐人肩入家内。 突吉罗。 不肘隐人肩入。 不犯(三十三)又六群比丘。 虽不肘隐人肩入。 家内便肘隐人肩坐家内。 诸居士嗔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肘隐人肩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肘隐人肩坐家内。 应当学。 肘隐人肩坐突吉罗。 不肘隐人肩坐。 不犯(三十四)又六群比丘。 叉腰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 善好有德。 叉腰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叉腰入家内。 应当学。 叉腰入突吉罗。 不叉腰入不犯(三十五)又六群比丘。 虽不叉腰入家内。 便叉腰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叉腰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不叉腰坐家内应当学。 叉腰坐突吉罗。 不叉腰坐不犯(三十六)又六群比丘。 左右反抄衣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左右反抄衣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左右反抄衣入家内。 应当学。 左右反抄衣入家内突吉罗。 不左右反抄衣入不犯(三十七)尔时六群比丘。 虽不左右反抄衣入家内。 便左右反抄衣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云何名比丘。 左右反抄衣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不左右反抄衣坐家内。 应当学。 左右反抄衣坐突吉罗。 不左右反抄衣坐不犯(三十八)又六群比丘。 偏抄衣入家内。 诸居士诃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偏抄衣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偏抄衣入家内。 应当学。 若偏抄衣入突吉罗。 不偏抄衣入不犯(三十九)又六群比丘。 虽不偏抄衣入家内便偏抄衣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偏抄衣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不偏抄衣坐家内。 应当学。 若偏抄衣坐家内突吉罗。 不偏抄衣坐不犯(四十)尔时六群比丘。 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应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入家内。 应当学。 若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入家内突吉罗。 不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入不犯(四十一)又六群比丘。 虽不以衣覆右肩上全举左肩上入家内。 便以衣覆右肩上全举左肩上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应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坐家内。 应当学。 若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坐突吉罗。 不覆右肩全举左肩上坐不犯(四十二)尔时六群比丘。 掉臂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掉臂入家内。 似如种谷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掉臂入家内。 应当学。 若掉臂入突吉罗。 若不掉臂入不犯(四十三)尔时诸比丘。 虽不掉臂入家内。 便掉臂坐。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功德。 掉臂坐家内。 似如种谷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掉臂坐家内。 应当学。 若掉臂坐突吉罗。 若不掉臂坐家内不犯(四十四)尔时六群比丘。 摇肩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摇肩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摇肩入家内。 应当学。 若摇肩入家内突吉罗。 不摇肩入不犯(四十五)尔时六群比丘。 虽不摇肩入家内。 便摇肩坐。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摇肩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从今不摇肩坐家内。 应当学。 若摇肩坐突吉罗。 不摇肩坐不犯(四十六)又六群比丘。 摇头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摇头入家内。 似如鬼捉。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摇头入家内。 应当学。 若摇头入家内突吉罗。 不摇头入不犯(四十七)又六群比丘。 虽不摇头入家内。 便摇头坐家内。 诸居士呵责。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摇头坐家内。 似如鬼捉。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摇头坐家内。 应当学。 若摇头坐突吉罗。 不摇头坐不犯(四十八)尔时六群比丘。 摇身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摇身入家内。 似如舞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摇身入家内。 应当学。 若摇身入突吉罗。 不摇身入不犯(四十九)尔时六群比丘。 虽不摇身入家内。 便摇身坐。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摇身坐家内。 似如舞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摇身坐家内。 应当学。 若摇身坐家内突吉罗。 不摇身坐家内不犯(五十)尔时六群比丘。 携手入家内。 蹴蹋瓶瓮器物倒地。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携手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携手入家内应当学。 若携手入家内突吉罗。 不携手入家内不犯(五十一)又六群比丘。 虽不携手入家内。 便携手坐家内。 诸居士言。 诸长老。 相近坐此请比丘多。 六群比丘言。 汝等更有何等事何不广敷座处。 令我等相近坐耶。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携手坐家内。 应当学。 若携手坐家内突吉罗。 不携手坐不犯(五十二)又六群比丘。 翘一脚入家内。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翘一脚入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翘一脚入家内。 应当学。 若翘一脚入突吉罗。 不翘一脚入家内不犯(五十三)尔时六群比丘。 虽不翘一脚入家内。 便翘一脚坐家内。 诸居士言。 诸长老。 相近坐我请比丘多。 六群比丘言。 汝等更有何等事。 何不广敷座处。 令我等相近坐耶。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应翘一脚坐家内。 应当学。 翘一脚坐家内突吉罗。 不翘一脚坐不犯(五十四)尔时六群比丘。 累髀坐家内下露形体。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累髀坐家内下露形体。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累髀坐家内。 应当学。 若累髀坐家内突吉罗。 不累髀坐不犯(五十五)尔时六群比丘累脚坐。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累脚坐家内。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累脚坐应当学。 若累脚坐突吉罗。 不累脚坐不犯(五十六)佛在舍卫国。 尔时六群比丘。 早起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有一居士。 中门前独坐床上。 以掌扶颊愁忧不乐。 时六群比丘共相谓言。 此人忧戚。 我能令语笑。 六群比丘前到是居士所。 以掌扶颊愁忧而住。 居士笑而问言。 汝等何急共相忧愁。 以掌扶颊而住。 六群比丘顾语诸比丘言。 我即令语笑已。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以掌扶颊令白衣语笑。 如戏笑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掌扶颊坐家内。 为白衣笑故。 应当学。 若掌扶颊坐突吉罗。 不掌扶颊坐不犯(五十七)佛在王舍城。 尔时有一居士。 请佛及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已。 居士知佛受已。 从坐而起头面礼佛足右绕而去。 还到自舍通夜办种种多美饮食。 晨朝敷座处。 遣使白佛时到。 食具已办佛自知时。 佛及僧入居士舍坐。 是居士知佛及僧坐已。 自手行水欲下饮食。 时六群比丘。 持钵置前四向顾视。 居士下饭着钵中已过去。 六群比丘言。 此中何以不与饭。 居士言已与。 六群比丘言不与。 居士言看钵中。 看已唤居士言。 授我钵来。 诸居士言。 汝等向者心在何处。 今方唤授钵。 佛言。 从今一心受饭。 应当学。 若不一心受饭突吉罗。 若一心受不犯(五十八)又六群比丘。 以饭满钵向余处看。 诸居士着羹钵中已过。 六群比丘言。 此中何以不与羹耶。 答言已与。 六群比丘言不与。 居士言。 何不看钵中。 看已语言。 授我钵来。 诸居士言。 汝向者心在何处。 今方唤授钵。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一心受羹应当学。 若不一心受羹突吉罗。 一心受羹不犯(五十九)又六群比丘。 溢钵受饮食。 是中饭羹溢出。 诸居士言。 饭当更益。 羹亦当更益。 何以溢钵取弃。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溢钵受食。 应当学。 若溢钵受食突吉罗。 不溢钵受不犯(六十)又六群比丘。 以羹菜浇饭。 但取羹菜处饭食诸居士呵责言。 何以浇食如小儿。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等。 羹饭和合食。 应当学。 若不等羹饭食突吉罗。 若羹饭等食不犯(六十一)又六群比丘。 饭上若有酥酪及羹。 剾中啖如井。 诸居士呵责言。 诸比丘食如婆罗门食。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应剾中啖。 如井应当学。 剾中食突吉罗。 不剾中食不犯(六十二)又六群比丘抟饭食。 诸居士呵责言。 诸比丘抟饭如小儿。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抟饭食应当学。 若抟饭食突吉罗。 不抟饭食不犯(六十三)又六群比丘。 大抟饭食。 诸居士呵责言。 诸比丘大抟饭食。 似如有人欲夺驱逐。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大抟食。 应当学。 若大抟食突吉罗。 不大抟食不犯(六十四)又六群比丘。 手把饭食。 诸居士呵责言。 诸比丘手把饭食。 如田种人。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从今不手把饭食。 应当学。 手把饭食突吉罗。 不手把饭食不犯(六十五)又时诸比丘。 次第坐食。 有一比丘。 食未至便大张口。 六群比丘与比坐。 以戏故持土块着口中。 尔时众中有如是不清净事。 佛言。 从今不豫张口待饭食。 应当学。 若食未至豫张口待食突吉罗。 不豫张口待不犯(六十六)有时六群比丘唅食语。 羹饭从口流出。 比坐比丘见便吐逆。 佛言。 从今不唅食语。 应当学。 若唅食语突吉罗。 不唅食语不犯(六十七)又六群比丘。 啮半食。 半在口中。 半在手中。 佛言。 从今不啮半食。 应当学。 若啮半食突吉罗。 不啮半食不犯(六十八)佛在伽维罗卫国。 尔时摩诃男释。 请佛及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 知佛默然受已。 即从坐起头面礼足右绕而去。 还自舍。 通夜办种种多美饮食。 早起敷座处。 遣使白佛言时到。 食具已办佛自知时。 佛着衣持钵及僧入摩诃男舍坐。 摩诃男见佛坐已。 自手行水。 是食乳已辨。 自手下饭与乳。 诸比丘吸食作声。 尔时有比丘。 先是伎儿。 闻是声即起舞。 诸比丘大笑。 笑时口中饭粒出。 有鼻孔中出者。 诸居士呵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云何令他笑如伎儿。 佛见诸比丘作是事。 闻诸居士呵责时佛默然。 食后以是事集比丘僧。 佛知故问舞比丘。 汝以何心舞。 答言。 世尊。 欲出诸比丘吸食过罪。 及戏笑故。 佛言。 从今不吸食。 应当学。 若吸食作声食突吉罗。 不吸食作声不犯(六十九)又六群比丘。 嚼食唼唼作声。 诸居士呵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嚼食唼唼作声。 如猪唼食。 佛言。 从今不嚼食作声。 应当学。 嚼食作声食突吉罗。 不嚼食作声不犯(七十)又六群比丘。 满口着饭渐渐咽。 诸居士呵责言。 如猕猴食。 佛言。 从今不未咽食食。 应当学。 未咽食食突吉罗。 咽已食不犯(七十一)又六群比丘吐舌食。 作是言。 谁能全吞令抟不坏。 诸居士呵责言。 诸比丘吐舌食如小儿。 佛言。 从今不吐舌食。 应当学。 吐舌食突吉罗。 不吐舌不犯(七十二)又六群比丘缩鼻食。 诸居士呵责言。 应好弃涕。 为寒耶。 为啖蒜耶。 佛言。 从今不缩鼻食。 应当学缩鼻食突吉罗。 不缩鼻食不犯(七十三)又六群比丘舐手食。 诸居士呵责言。 羹饭尽当更益何。 以舐手。 佛言。 从今不舐手食。 应当学。 若舐手食突吉罗。 不舐手食不犯(七十四)又六群比丘。 指抆钵食。 诸居士呵责言。 羹饭尽当更益。 何以指抆钵食。 佛言。 从今不指抆钵食。 应当学。 若指抆钵食突吉罗。 不指抆钵食不犯(七十五)又六群比丘食着手振却。 诸居士呵责言。 诸比丘食如王如大臣。 振手食弃。 佛言。 从今不振手食。 应当学。 振手食突吉罗。 不振手食不犯(七十六)又六群比丘弃着手饭。 诸居士呵责言。 是诸沙门不善。 不种不获。 但啖复弃。 佛言。 从今不弃着手饭。 应当学。 弃着手饭突吉罗。 不弃不犯(七十七)尔时六群比丘。 腻手便捉饮器。 比坐比丘见便吐逆。 佛言。 从今不腻手捉饮器。 应当学。 腻手捉饮器突吉罗。 不腻手捉不犯(七十八)又六群比丘。 不病自为索饭索羹。 佛言。 从今不病不自为索饭索羹。 应当学。 不病自索羹饭突吉罗。 若病索不犯(七十九)又六群比丘。 以饭覆羹。 更望得故。 语诸居士言。 此中着羹。 答言。 先啖钵中饭覆者。 佛言。 从今不饭覆羹欲望更得。 应当学。 若饭覆羹更望得者突吉罗。 更不望得覆者不犯(八十)又六群比丘。 呵相看比坐钵中。 作是言。 汝多我少。 我少汝多。 佛言。 不诃相看比坐钵。 应当学。 呵相看比坐钵突吉罗。 不呵相看不犯(八十一)又一比丘僧中食时看余处。 六群比丘与作比坐以戏笑故。 持骨着其钵中。 此比丘持手着钵中欲食。 触骨惊怖。 以是事故。 佛言。 端视钵食应当学。 若不端视钵食突吉罗。 端视钵食不犯(八十二)又六群比丘多受食。 不次第啖尽残在钵中。 便着水汤弃。 满澡盘中。 收残食器皆满。 诸居士呵责言。 是诸沙门不善。 不种不获。 但能啖复弃。 佛言。 次第啖食尽应当学。 不次第啖食尽突吉罗。 次第啖尽不犯(八十三)佛在迦毗罗国。 尔时有居士。 请佛及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 居士知佛默然受已。 从坐起头面礼佛足右绕而去。 还自舍通夜办种种多美饮食。 早起敷坐处。 遣使白佛时到。 食办佛自知时。 佛及僧到居士舍。 新堂上水精作地。 诸比丘洗钵水中有残食。 舍着堂上似如吐。 诸居士呵责言。 是诸比丘不善。 更有屏处可弃此水。 何以乃弃此堂上。 佛言。 洗钵水有饭。 不问主人不应弃舍内。 应当学。 若不问主人弃舍内突吉罗。 问主人弃者不犯(八十四竟)。 佛在舍卫国。 尔时波斯匿王。 立如是法。 若佛在祇洹。 我当日日往。 时王闻佛在祇洹。 即敕御者严驾。 御者受教。 严驾已办白言。 大王。 严驾已竟。 王自知时。 王即乘乘出城向祇洹。 王在乘上。 六群比丘。 为王说法言。 大王。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 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见是事心不喜。 种种因缘呵责。 云何名比丘。 人在乘上。 步为说法。 诸比丘以是事向佛广说。 佛语诸比丘。 人无病乘乘。 不应为说法。 应当学。 若不病乘乘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八十五)又时王在前行。 六群比丘随后行。 为说法言。 大王。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人不病在前行不随后为说法。 应当学。 若为不病在前行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八十六)又时王在道中行。 六群比丘在道外。 为王说法言。 大王。 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若人不病在道中行。 比丘在道外行不应为说法。 应当学。 若自在道外为道中行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八十七)诸王行法。 持床榻自随。 王在高床上坐。 六群比丘立为说法。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从今无病人坐比丘立不为说法。 应当学。 若自立为坐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八十八)王于六群比丘。 无大恭敬心。 六群比丘。 或得卑小坐处。 王自坐高处。 六群比丘在卑下处。 为王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人无病在高处。 自在下处不为说法。 应当学。 若自在下处为高处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八十九)有时王身大坐久便卧。 六群比丘坐为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人无病卧比丘坐不为说法。 应当学。 若自坐为卧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九十)有时王覆头。 六群比丘为王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覆头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覆头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九十一)有时王裹头。 六群比丘为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裹头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不病裹头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九十二)有时王肘隐人肩。 六群比丘为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应为肘隐人肩者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肘隐人肩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不犯(九十三)有时王叉腰。 六群比丘为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叉腰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不病叉腰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九十四)有时王左右抄衣。 六群比丘为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左右抄衣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左右抄衣不病者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九十五)有时王偏抄衣。 六群比丘为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偏抄衣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遍抄衣不病为说法突吉罗。 为病者说法不犯(九十六)有时王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 六群比丘为王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以衣覆右肩全举左肩上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九十七)有时王着革屣。 六群比丘为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着革屣人说法除病应当学。 若为着革屣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者说法不犯(九十八)有时王着屐。 六群比丘为王说法言。 大王。 色受想行识无常。 佛语诸比丘。 不为着屐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着屐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九十九)有时佛与无量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说法。 波斯匿王眷属。 有捉杖者。 捉盖者。 捉刀者。 捉盾者。 捉弓箭者。 六群比丘别为说法。 是众中有堪得道者。 以众作二段故。 心散乱不得道。 诸佛常法。 不一心众生不为说法。 佛即为王种种说法示教利喜。 示教利喜已默然。 王知佛种种说法示教利喜已。 从坐起头面礼佛足右绕而去。 王去未久。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以种种因缘呵责六群比丘。 云何名比丘。 为捉杖不病人说法。 若捉盖捉大刀小刀盾弓箭。 种种器仗人说法。 种种诃已语诸比丘。 不为捉杖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捉杖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者说法不犯(一百)不为捉盖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捉盖不病人说法突吉罗。 为病人说法不犯(一百一)不为捉刀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捉刀人说法突吉罗。 不为捉刀人说法不犯(一百二)不为捉盾捉弓箭人说法。 除病应当学。 若为捉盾弓箭人说法突吉罗。 不为捉盾弓箭人说法不犯(一百三)佛在王舍城。 尔时六群比丘。 往语守菜园人言。 汝与我等菜。 问言。 与价不。 答言。 我乞无价。 守菜人言。 索菜空与者。 我等云何得活。 六群比丘言。 不与我耶。 答言不与。 六群比丘余时。 大小便洟唾菜上。 臭烂死坏。 守菜人言。 谁之所作。 六群比丘往语守菜人言。 汝知谁污汝菜。 答言不知。 六群比丘言。 我等所作。 随汝索菜不与。 我等故作如是事。 六群比丘勇健多力。 不大畏罪。 守菜人不能奈何。 诸居士诃责言。 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菜上大小便洟唾。 如王如大臣。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不得菜上大小便洟唾。 除病应当学。 若不病大小便洟唾菜上突吉罗。 若病不犯(一百四)佛在王舍城。 尔时六群比丘。 往语浣衣人言。 与我浣衣。 问言与价不。 答言无价。 浣衣人言。 有浣衣不与价者。 我等空浣衣。 云何得活。 六群比丘言。 不与我浣耶。 答言。 不与汝浣。 六群比丘到净水中浣衣处。 大小便洟唾。 诸浣衣人以先心谓水清净。 浸衣着中即臭失色。 浣衣人念。 谁作是事。 六群比丘余时往问。 汝等知不。 谁污是水。 答言不知。 六群比丘言。 我等所作。 以汝不与我浣衣故作是事。 六群比丘勇健多力。 不大畏罪。 诸浣衣人不能奈何。 诸居士诃责言。 诸沙门释子自言善好有德。 净用水中大小便洟唾。 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闻是事心不喜。 向佛广说。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种种因缘诃责六群比丘。 云何名比丘。 净用水中大小便涕唾。 佛但诃责而未结戒。 又佛在舍卫国。 尔时舍卫城中有一大池。 名须摩那。 多人所用。 六群比丘共相谓言。 可往须摩那池上看。 皆言随意。 即共往池上看。 便大小便洟唾池中诸居士诃责言。 是沙门释子不善。 更无大小便处耶。 乃到是净用水中大小便洟唾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闻是事心不喜。 向佛广说。 佛以是事集比丘僧。 种种因缘诃责言云何名比丘。 净用水中大小便洟唾。 佛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丘。 不应净用水中大小便洟唾。 除病应当学。 若不病净用水中大小便洟唾突吉罗。 病者不犯(一百五)佛在舍卫国。 尔时六群比丘立大小便。 佛闻是事语诸比丘。 不得立大小便。 除病应当学。 若不病立大小便突吉罗。 若病不犯(一百六)佛在舍卫国。 有一居士。 请佛及僧明日食。 佛默然受。 居士知佛受已。 从坐起头面礼佛足右绕而去。 还自舍通夜办种种多美饮食。 早起敷座处已。 遣使白佛时到。 食具已办佛自知时。 六群比丘与十七群比丘常共相违斗诤。 时十七群比丘次守僧坊。 六群比丘次与迎食。 六群比丘共相谓言。 我等今日故断十七群比丘食。 有言云何断。 答言。 但来当知。 六群比丘到十七群比丘所。 索钵言。 与汝迎食分。 即随佛及僧至所请家。 六群比丘先食已。 迎十七群比丘食分便出。 出已便作余事。 经过余处诸知识家。 见已出城。 或坐树下。 或在岸上井上池上多人众处住。 时十七群比丘年少饥急。 共相谓言。 食何故迟。 又相谓言。 上祇洹门外大树上。 遥看见不。 时有一比丘。 上树看见言。 在某树下井上岸下多人众中住。 至日垂中。 额上流汗方来唤言。 汝取食分。 问言。 何故迟耶。 答言。 我等得食便出。 问言。 汝等不在某树下岸下多人众中住耶。 而言得食便出。 六群比丘言。 谁道耶。 十七群比丘言。 我上树上见。 是中有比丘。 少欲知足行头陀。 闻是事心不喜。 诃责言。 云何名比丘。 佛未听上树而上。 种种因缘诃已向佛广说。 佛知故问十七群比丘。 汝实作是事不。 答言。 实作世尊。 佛种种因缘诃责十七群比丘。 云何名比丘。 我未听上树而上。 种种因缘诃已语诸比丘。 树过人不应上。 除急因缘。 应当学。 若比丘上过人树。 无急因缘突吉罗。 若急因缘不犯(一百七众学法竟)。 发布时间:2025-11-25 10:23:06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4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