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内容: 达摩大师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 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 问吾即是汝心。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 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自性真实,非因非果。 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 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佛及菩提皆在何处? 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 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 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 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 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分。 若也不信,自诳无益。 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 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 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若欲觅佛,须是见性。 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 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 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 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 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 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 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 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纵有珍馐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 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 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 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 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 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 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若本悟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 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 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他指挥,不觉堕生死海。 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他一切众生,令入魔界。 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 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 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 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摘自《达摩大师血脉论》 发布时间:2025-04-17 10:19:37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