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严法师: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四 话头与疑情 内容: 参禅法要 二、禅堂开示的修行方法 四 话头与疑情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初祖的安心,六祖的唯论见性,只要直下承当便了,本没有看话头的。 到后来的祖师,见人不肯死心塌地,不能见到做到,多弄机诈,说口头禅,数他人珍贵,作自己家珍;便不得不各立门庭,各出手眼,才令学人话头。 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通。 什么叫话头? 话,就是说话,头,就是未说话之前。 如念阿弥陀佛是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 所谓话头,即是一念未生之际;一念才生,已成话尾。 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著静,不落空,叫做不灭。 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照顾话头。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何谓疑情? 如问念佛的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但是用口念呢? 还是用心念呢? 如果用口念,死了还有口,为甚不会念? 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了不可得。 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切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照顾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著它;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 初用心的,必定静中比动中较为得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它得力不得力,不要管它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谁四字,最著重在个谁字,其馀三字,不过言其大者而已。 如穿衣吃饭的是谁,屙屎放尿的是谁,打无明争人我的是谁,能知能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有,最容易发起疑念,不待反应覆思量卜度作意才有。 故谁字话头,实在是参禅妙法。 但不是将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谁,叫做疑情。 有等将念佛是谁四字念不停口,倒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录西找叫做疑情,那知愈想妄想愈多,等於欲升反坠,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发的疑念很粗,忽断忽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做想;渐渐狂心收笼了,念头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做参;再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疑情。 实际说起来,初时那算得用功,仅是打妄想,到这时真疑现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时候。 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上歧路:(一)这时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觉,即不迷,即慧;照,即不乱,即是定。 )便陷入轻昏状态。 (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手板打下,马上满天云雾散,很多会因此悟道的。 )(二)这时清清净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 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但不要像初时的粗提,要极微细微细,单单的一念幽幽隐隐,湛然寂照,如如不动,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烟,一线绵延不断,渐渐用功到这地步时就要具金刚眼睛,不再提,提就是头上安头。 昔有僧问赵州老人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 州道:放下来! 僧道: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 州道:放不下,挑起去! 就是说这时节。 此中风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说可能到,到了这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这地步的人,说也没用。 所谓若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发布时间:2025-11-17 13:12:53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4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