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八卷 经律异相 - 乾隆大藏经 内容: 第八卷 经律异相(自行菩萨部第八)萨陀波仑为欲闻法卖心血髓一 药王今生舍臂先世烧形二 净藏净眼化其父母三 羼提和山居遇于国王之所割截四 无言受天戒诲依义思惟获得四禅五 常悲东行求法遇佛示道六 善信东行为求半偈履泥不溺七 一切世间现为师妇所爱违命致苦八 [火*僉]光行吉祥愿遇于女人退习家业九 题耆罗那赖提者二人共争令五日闇冥十 乐法舍诸宝饰以易一偈十一 为闻半偈舍身十二 久修忍辱割截不忧十三 卖身奉佛听涅槃一偈割肉无痍十四 为听法华经大地震裂踊空中现十五 为王采花遇佛供养十六 持戒发愿防之十七 初发心胜二乘十八 三小儿施佛二发小心一发大心十九 幼年为鬼所迷二十萨陀波仑为闻法卖心血髓第一萨陀波仑菩萨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萨道。 本求般若波罗蜜时。 不惜身命不求名利。 空中有言而戒诲之。 我当处处求般若波罗蜜。 即忧愁啼哭经过七日。 身体疲极乃至饥渴寒热。 空中有佛而语之言。 善男子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求闻般若波罗蜜。 如汝今日以是勤精进爱乐法故。 供养般若波罗蜜。 昙无竭菩萨于此座上说般若波罗蜜。 若有受持读诵如说行者。 汝从今者莫问昼夜不久当得闻般若波罗蜜。 我今贫无有物可以供养般若波罗蜜及说法师。 不应空往。 我当卖身得财为般若波罗蜜故并供养法师。 我世世丧身无数。 无始生死中或死或卖。 或为贪欲世世在地狱中受无量苦。 未曾为清净法及供养法师故丧身命。 即入一大城至市肆上。 高声唱言。 谁欲须人谁欲须人。 时恶魔作是念。 萨陀波仑岂念法故欲自卖身。 我今当坏之。 魔蔽诸人民令不闻其声。 自卖身不售甚自忧愁。 释提桓因化作婆罗门语言。 我今欲祠天须人心人血人髓。 汝能与不。 答言。 我今得大善利。 即执刀刺其左臂出血割右髀肉欲破骨出髓。 时一长者女在阁上遥见即下问菩萨。 何故苦困自身用心血髓欲作何等。 答曰。 卖与婆罗门为般若波罗蜜供养昙无竭菩萨。 女问得何功德。 答曰。 是人善学般若方便力。 我学是法能得无上道。 为众生作依止。 得金色身具诸功德。 分布是利与一切众生等功德利。 女曰微妙难值为是功德。 应舍如恒河沙身。 汝有何须尽当相与。 我亦欲往昙无竭所共殖善根。 释提桓因即复本身。 赞言。 善哉男子。 诸过去佛行菩萨道亦复如是求。 我实不用人心血髓。 但来相试。 汝欲何求。 我当相与。 愿我是身平复如故。 到长者女家。 女之父母与众妙华香及诸璎珞涂香烧香幡盖衣服七宝伎乐。 女与侍人共往供养经及昙无竭。 昙无竭说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 萨陀波仑求水洒地而不能得。 即自刺身以血洒地令无尘土来依大师(出大品经第三十卷)药王今身舍臂先世烧形第二宿王华菩萨白言。 世尊药王云何游此娑婆世界。 有百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 愿少解说。 佛言。 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号日月净明德。 彼国无有女人。 喜见菩萨于此佛法精进经行一心求佛。 满二万岁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皆是闻法华经力。 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及海此岸栴檀之香。 以天衣缠身灌以香油而自燃身。 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 是真精进真法供养。 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法供养已。 化生此国净德王家。 为父说偈。 我先经行处已得现身定勤行大精进舍所爱之身日月净明德佛今故现在。 即当还彼供养此佛。 坐七宝台上升虚空。 往到佛所合掌赞佛。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佛告喜见。 我灭尽时至。 今夜涅槃。 我法嘱汝舍利相付当令流布广设供养。 喜见即以海此岸栴檀[卄/積]而烧之。 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 起八万四千塔。 虽是供养心犹未足。 即于八万四千塔前。 燃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 而以供养。 无数求声闻众无量人发菩提心。 皆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诸菩萨天人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大师教化我者今不具足。 喜见菩萨于大众中誓言。 我舍两臂必当得佛。 若实不虚令臂还复。 当时三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 时其两臂平复如故。 佛告宿王华菩萨。 时喜见者今药王是。 若有发心欲得无上菩提道者。 能燃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 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以供养佛及菩萨辟支阿罗汉等(出法花经第六卷)净藏净眼化其父母第三乃往过去有佛。 名云雷音宿王华智。 有王名妙庄严。 其王夫人名曰净德。 有二子。 一名净藏。 二名净眼。 是二子者有大神力。 福德智慧修菩萨道。 佛欲引导妙庄严王愍念众生说是法华经。 时净藏净眼白母言。 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 我等亦当侍从供养礼拜。 母告子言。 汝父信受外道深着婆罗门法。 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 母又告言。 汝等当念父为见神变。 于是二子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现十八变。 父见神力心大欢喜合掌向子言。 汝等师为是谁。 二子白言。 云雷音宿王华智佛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说法华经。 是我等师。 父语子言。 我今欲见。 二子从空中下白母父王今已信解发菩提心。 我等为父已作佛事。 愿母见听。 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母言听汝。 佛难值故。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 愿时往诣佛所亲觐供养。 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 净德夫人与后宫婇女并其二子四万二千人。 一时诣佛。 佛为说法示教利喜。 王大欢悦。 时王及夫人。 即解颈真珠璎珞以散佛上。 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 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 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 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 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 此王于我法中当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 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 王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出家修道。 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常精进修行妙法华经。 过是已后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 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 妙庄严王今华德菩萨是。 净德夫人光照庄严相菩萨是。 其二子者今药王药上菩萨是(出法华经第七卷)羼提和山居遇于国王之所割截第四昔者菩萨时为梵志名羼提和山。 居树下饮食果泉内垢消尽弘明六通得尽知之智。 名香普薰闻八方上下。 圣凡咨嗟拥护其国。 风雨从时五谷丰熟灾毒消灭。 王名迦黎。 入山畋猎驰逐麋鹿。 寻其足迹历菩萨前过。 王以问之。 菩萨默然。 王曰。 当死乞人吾一国之尊。 问不时对兽迹历兹。 而佯低头我势能戮尔。 菩萨曰。 吾听王耳。 曰尔为谁乎。 曰吾忍辱人。 王怒拔剑截其右臂。 菩萨曰。 吾志无上道与时无诤。 斯王尚加吾忍岂况黎庶乎。 愿吾得佛必先度之。 不令众生效其为恶也。 王曰。 君为谁。 答曰。 吾忍辱人也。 又截其左手乃至两脚耳鼻。 血若流泉其痛无量。 天地震动日月无明。 四天大王佥然俱臻同声恚言。 斯王酷烈。 谓道士曰。 吾等诛之及其妻子。 并灭一国以彰其恶。 道士答曰。 斯何言乎。 此由吾前世不奉佛教加毒乎彼。 为恶祸追由影系形矣。 黎民睹变驰诣首过齐声而曰。 道士处兹禳灾灭度。 愚君不识臧否不知去就。 恶加元圣。 唯愿圣人无以吾等报上帝矣。 菩萨答曰。 王以凶酷见加吾心愍之犹母之念赤子。 黎庶何过不假有疑。 菩萨有弟处在异山。 以天眼视。 时天神龙会议王恶靡不怀忿。 惧兄有损德之心。 以神足力来至兄所。 取断手足耳鼻着其故处。 弟还续之即复如本。 兄曰。 吾普慈之信于今着矣。 天神地祇靡不悲喜。 稽首称善更相劝导受诫而退。 羼提和者吾身是。 弟者弥勒是。 王者拘邻是也(出度无极集第五卷)无言受天戒诲依义思惟获得四禅第五时王舍城师子将军家产一子。 当其生时虚空诸天作如是言。 童子常念法思惟法凡所发言莫说世事。 常当班宣出世之法。 常当守口慎言少语。 莫于世事起诸觉观。 当依于义莫依文字。 尔时童子闻是不复涕泣无婴儿相。 乃至七日色貌和悦见人欢喜目未曾眴。 是时有人语其父母。 是儿不祥不应畜养。 父母答言。 是儿虽复无声。 然其身根具足。 当知是儿必有福德非是不祥因。 为立字名曰无言。 时无言童子渐渐长大如八岁儿。 人所乐见。 随有说法转法轮处。 乐法听受口无所宣。 尔时无言与其父母眷属宗亲。 色欲二界之间往宝坊之中。 见佛及十方诸来菩萨生大喜心。 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 师子将军所生之子。 身根具足而不能语是何业致。 佛言。 不应轻是童子。 何以故。 是人即是大菩萨也。 已于无量佛所种诸善根。 不退转菩提之道。 是儿生时多有诸天来诫敕如前。 随天教诲默然思惟获得四禅。 示如是身则能调伏无量众生。 以已愿力神通力。 令八部四众各见右手有大莲华犹如车轮。 色香具足微妙第一。 人所乐见。 一一华台有一菩萨结跏趺坐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 无言见是大神通力。 低头合掌称南无佛陀。 诸华台中一切菩萨同作是言。 十方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 虚空诸天以妙香华种种伎乐供养于佛。 尔时无言与诸菩萨踊在虚空。 高七多罗树。 说偈赞佛(出大集经第十七卷)常悲东行求法遇佛示道第六众祐昔为菩萨。 名曰常悲。 见世佛法僧。 若世秽浊。 背正向邪华伪趣利。 犹蛾乐火。 以四等六度为永康之宅。 而世废佛就彼危祸以自破碎也。 菩萨常为愁荒悲恸。 往昔有佛名景法无秽。 灭度未久。 经法都尽。 常悲梦见其佛为其说法。 菩萨闻之心垢消除入清净定。 即弃妻子入山闲寂。 水果自供。 椎心哀号。 吾不值佛不见法僧。 大道极趣哀声适讫。 天神下曰明士。 乃尔莫复哀号。 佛有大法名明度无极之明。 三世诸佛皆由斯成。 尔索之诵习其文怀识其义。 奉而行之。 尔必得佛。 常悲仰视曰。 当由谁闻斯尊法乎。 以何方便之何国土厥师族名。 天人报曰。 尔正东行。 无念色痛想行识。 意绝众愿执心无违。 吾教汝睹明度无极圣典。 常悲曰诺。 终始戢之。 天人重曰。 精进存之。 忽然不现。 菩萨受教东行索之。 数日即止。 深自思曰。 吾宿薄祐。 君臣愦愦。 无知佛者。 除冥尊师。 去斯几里。 精诚之至。 感上方佛来在其前诸天翼从。 叹菩萨曰善哉善哉尔世希有。 菩萨见佛且喜且悲。 稽首而言。 愿佛哀我为吾说经。 佛告之曰。 三界皆空。 夫有必无万物若幻一生一灭犹若水波睹世皆然慎无忘也。 自是东行二万里。 有国名健陀越。 诸菩萨城也。 一国之内皆是上士无凡庸人。 欲为汝说菩萨之德。 劫数已尽其德有余。 菩萨名曰法来。 于彼诸圣犹星中月。 怀诸经典反覆教人。 诸菩萨等受诵书读。 是经原者必为尔师劝尔就之当为尔说。 常悲定寤左右顾视。 不复睹佛。 心悲流泪。 且云诸佛灵耀从何所来而今逝焉(出度无极集第七卷)善信东行为求半偈履泥不溺第七善信菩萨于无法之世寻求正法空中声曰。 其此东方一万由旬彼有一国王名曰善住。 昔有如来出现于世久已灭度。 像法衰微有一女人。 生自卑贱形貌丑陋人世所无。 而仿佛能识半句一偈。 示有所传能往问疑。 有一游泥纵广万里践者即没。 乃至鸟飞不能过毫毛不能胜。 汝今困瘵手足断裂。 云何而能更复前进。 我闻踊跃驰起东行至淤泥所。 分舍身命以躯自投本期陷没。 我掷身时。 当身所触。 出一小路。 洁白修直。 我践其上无复众难。 径至彼国入善住城。 哀号自咎不睹世尊。 见此女人处于卑陋。 屋室穿穴。 人形凡鄙。 而我恭敬视如佛想。 瞻奉礼拜围绕赞叹。 仰请女人以为大师。 愿垂教示得遂深信。 女人答曰。 诸佛妙法无量无边我之所闻唯一半偈。 若欲闻者今便说之。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我闻此语身心清凉诸根寂静自然调伏。 诵习在心思惟其义洞达斯旨。 即获神通飞还本国遍宣此偈。 以此功德我于佛法得坚固信不可沮坏。 众魔启伏一切归化。 未有此信我常在生死。 为众生故开示此信令得奉行(出菩萨决定要行第一卷)一切世间现为师妇所爱违命致苦第八舍卫城北去城不远村名萨那有一贫穷婆罗门女。 名跋陀罗。 腹生一子。 名一切世间现。 少失其父。 厥年十二。 色力人相具足第一。 聪明辩慧微言善说。 复有异村名颇罗诃私。 有一旧住婆罗门师。 名摩尼跋陀罗。 善能通达四毗陀经。 一切世间现从其受学。 谦从恭敬尽心供养诸根纯淑所受必持。 师受王请。 留一切世间现守舍而去。 婆罗门妇年少端正。 于世间现深生染心。 忽忘仪愧前执其衣。 时世间现白。 仁今便是我母。 如何而行非法。 内怀愧悚舍衣远避。 师妇欲盛泣泪念之曰。 忽见断绝不随我意。 必不见从要断汝命。 即以指爪自攫其体。 行女人谄庄严其身。 以绳自阶悴焕氲亍7蚧辜? 疽缘督厣? 8呱? 蠼卸? 屎喂省8敬稹J鞘兰湎智考? 瓯谱魅缡鞘隆F浞蛩嘉┭浴J兰湎殖跎? ?找磺猩怖? ?械督Oぷ园纬觥@? 跃砬? 孤溆诘亍J敝钌怖? 檀罂植馈F渖? ?沼腥绱讼唷5敝? 侨擞写蟮铝ΑS锸兰湎帧H晔嵌袢嘶偃杷? 稹H杲穹歉凑嫫怕廾拧5鄙鼻? 丝傻贸? 铩J兰湎仲餍跃创幼鹬厥? 獭 发布时间:2025-11-12 13:06:40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3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