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传喜法师:佛教是觉悟的教育 孝亲超度报祖恩 内容: 佛教是觉悟的教育——慈云寺开示2012. 09. 12孝亲超度报祖恩我们汉传佛教,从印度传进中国,已经超过两千年了,两千年出头一点了,所以这个历史非常非常悠久。 也同时经过祖师,他也跟我们中国的气候都相适合了。 因为印度的具体时间他很难定的,印度它的计时间不一样,我们一个月嘛,对不对。 我们是一个月,但是印度算是几个月? 印度算两个月。 印度我们一个月,它算两个月,它算黑月、白月。 正好两个月。 初一到十五,十五到三十,就是这样。 黑月呢就是十五到三十,那是黑月,白月就是初一到十五,这是白月,是这样。 而且它一年呢,我们一年四个季,它一年几个季,知道吗? 印度一年几个季,印度一年三个季,它是夏天、秋天就春天。 它没有冬天,然后呢,主要在三个季里又分两个季,一个叫干季,一个是雨季,所以它跟我们中国大多数的还是不一样。 所以祖师呢就是按照我们中国特色。 七月份在我们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个,我们十二月,冬至,冬至也很重要。 一个就是七月,一个就是十二月,但是所有的这几个里面,比如说清明也好,就几天时间嘛。 清明正日子就一天,对吧。 冬至也就一天,对吧。 但是我们七月要整个一个月的,整个这个月都是孝亲报恩月、地藏月。 主要还是以超度,超度很重要。 上次我坐飞机,看到一张报纸,还有照片,有个人全身包里全是白纱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他是一个重庆人,他买了一个体育彩票, 结果中奖了,一下中了几百万。 中了几百万的奖之后,怎么样? 他中奖的时候,别人没中奖,他中奖了嘛。 那别人怎么样,一起的人就,这个人怎么这么巧,运气这么好,大家都打他。 你打他一拳,他打他一巴掌。 你小子运气这么好,拍,一巴掌。 大家都嫉妒他,羡慕、嫉妒、恨,对不对就是这样。 然后除了这样之外,他回去了,亲戚、朋友村庄里人都知道了嘛,哎呀,他中奖了,中几百万。 他得请客,对不对。 请整个村庄的人,摆酒席。 给大家吃,吃三天。 然后亲戚啊、朋友啊,问他要钱,然后你也要、他也要。 他请客也请完了,该给的也给了,还是有人来问他要。 他觉得这个不行,全部都给完了,结果怎么样? 他就新买了一个房子,然后把老房子卖了,自己就跑了。 搬到没人认识他的地方。 结果他搬家了之后怎么样,他的亲戚、朋友都到处找他,这小子,发了财了,人跑了。 然后结果被找到了,打听到了之后,亲戚朋友骑着三轮车、打着出租车,跑到他家里给他包围上,拿着铁棍的铁棍,拿着木棍的木棍,看到他就一顿臭打。 结果就打成那样子了。 从头到脚全部包的都是纱布,记者就写了这么一个文章。 你看,这是什么现象。 那我们学佛,我们有功德了怎么样,你家里跟你有缘的人会不会来找你? 会来找你的。 你要不要回向他们? 好好的回向他们。 很重要,那你学佛学得好了,他们来找你,你怕不怕? 好,好样子。 不怕。 说明你有用了,对不对。 你念佛念得好了嘛,你学佛学得好了嘛,他们来找你,你要不值钱,你没有功德,他还不找你。 是不是,所以这个很好。 过去有一个人,那个古时候,他有一天走夜路,然后他有一个冤家,一直要找他报仇,那天他是一个人在走夜路,这个冤鬼,要找他讨命的。 跟着他,他忽然觉得起来,后面好像有东西,靠近他了。 他就“阿弥陀佛”,古代人基本上都信佛的,不信佛的话,那时佛教的氛围很浓的。 他也不算佛教徒,他只不过害怕了,害怕了就“阿弥陀佛”念一下,就那念一下,一下把那鬼弹老远。 结果他就问他:你是谁? 结果他就跟他说:“我是来讨你命的。 你什么什么时候你害了我。 ”他说:“那怎么办呢? 我怎么能帮助到你呢? 我怎么能够把这个冤解化掉呢? ”结果那个鬼看他念佛这么厉害,他说:“你能不能为我念七天佛? 为我念七天佛,我就愿意为你化解掉。 ”好不好? (众答:好)本来讨命债的,对不对。 念七天佛就给他赚了一条命回来,对不对。 这个很好的,所以这个叫念佛能赎命。 连阎王爷都说,唯有念佛人,阎王管不得。 对不对。 一句阿弥陀,谁人念不得。 对不对。 连小朋友都会念,对不对。 谁都会念,但是念得好和不好,那就不一定了。 念得程度高,放大光明。 祖师念佛度众生像我们这次在西安去参访了善导大师祖庭,善导大师一句阿弥陀佛,口中放一道光,对不对。 那还有一位叫少康大师,念一句阿弥陀佛放一道光,光中化一尊佛,你看,厉害吧。 他教化那个地方也是,那地方没有人信佛的,他就发愿到那里去教化,先是教那些小孩,你念一句佛,我给你一个铜板。 那小孩子很多都追着他嘛。 追着他,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这个师父。 然后社会上的人都知道,这个和尚专门给铜板的,别人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就给一个铜板。 所以大家看到他就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管是要铜板还是不要铜板的,大家看到他都会念佛,所有的那片土地,都教化得会念阿弥陀佛,但是他的念佛功夫,是所有的净土宗祖师里面是很特别的。 他念一句佛,出一道光,化一尊佛。 我们净土宗祖师少康大师。 所以佛要度化众生,你看,不容易啊。 要度化众生不容易,有的为了度化众生是修苦行。 过去有的人为了建庙,怎么办呢? 因为自己建庙,然后别人也不知道,别人也不愿意来布施。 古时候就像玄奘大师一样,玄奘大师背了一个架子,然后架子上面供了一尊韦驮菩萨,然后这个架子很重很重,修苦行。 有的是很大的木鱼绑在身上,吊在身上,敲着大木鱼,头上还顶着一尊韦驮菩萨,就这样,感化众生。 众生看呢,这和尚干嘛? 是不是脑子有问题,都打听的。 一打听下来知道,他要造庙,那慢慢慢慢大家,天天看着这个,今天看一下没感觉,明天看一下没感觉,那总有一天有感觉的。 对不对。 哎呀,这师父,暑天啊、寒天啊,都这样。 天天这样啊,天天就是到街上去敲着木鱼,在走啊,走街串巷这样敲。 那渐渐的就有人就感化,被感动啊。 大家开始帮助他去出钱、出力、造庙。 所以过去你看,我们师父要想住持佛法,建庙弘扬佛法,多少不容易啊。 对不对。 我所以经常问我师父:“师父啊,这文革那么苦,你们怎么过来的。 有一些人都自杀了,都怎么。 你有没有想过啊。 ”我师父说;“如果人连死都不怕,那还怕活着吗? ”这句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一个人如果死都不怕,那还怕活着吗? 听明白没有? (众答:明白了)你们要不要好好活着? 要好好活着啊,千万别想死那个字。 修行要观无常,死字要不离头上,对不对。 一口气不来,就死了,对不对。 但如果有气,千万还要好好的呼吸,知道吗? 要做深呼吸。 好好活着,知道吗? 你师父那么苦,做人不是一帆风顺的。 像我们师父从小学佛,从小出家,还受那么多的磨难,非人的待遇。 我们会不会有烦恼? 我们有没有磨难? (答:有)你不要说社会了,就你自己亲自生的儿子女儿,有时候烦恼不烦恼? 有时候也烦恼吧。 有的人说算了,我不想活了。 能不能这么想? 不能这么想,知道吗? 现在我们中国老年人自杀率非常高,有时候受了子孙的气就想想不活了,千万不可以噢。 对不对? (众答:对)那算什么,那你子孙的不孝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对不对。 家里事嘛,家里事过去就过去了,对不对。 儿子女儿肯定不会像敌人一样,拿刀拿枪对你,对不对。 这个不是敌我矛盾,对不对。 这只不过人民内部矛盾,所以想开一点,毕竟我们是念佛的,我们修行的,无所谓。 弥勒忍辱真修行那个弥勒菩萨怎么说,你知道吗? 我们庙里面进门,弥勒菩萨,你看胖不胖,为什么那么胖? 那个不是吃出来的,这叫心宽体胖。 你知道我们弥勒菩萨心宽到什么程度? 你知道吗? 你说出家人在外面,他背着一个布口袋,别人给他什么,他就拿什么,他在外面走啊,教化众生啊,是不是都一帆风顺的? 不是的,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现在把弥勒佛供在那边供着,那我们供着,社会上人不一定买他帐的。 对不对。 从社会上走的时候,什么样情况都有,那作为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那个弥勒菩萨他就说“有人骂老拙,老拙是自己的称呼。 老拙,老拙,对不对。 老纳老纳,出家人对自己的称呼。 老纳因为衣服很破,补了一个补丁又一个补丁,对不对,叫老纳。 老拙呢,就是大智若愚。 对不对,别人看我们是不是觉得,这个人怎么去出家呢? 我们为什么出家? 我们自己笨蛋吗? 是不是笨蛋? (答:不是)但是祂喊自己叫老拙。 有人骂老拙,老拙怎么样? 说他好。 你骂我坏,我说:我坏我坏,你好。 对不对,你好就好了嘛。 那你好。 我是好。 好了吗,就好了。 对不对。 有人骂老拙,老拙说他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不用你把我打趴下,我自己趴下,好不好。 要不要学我们弥勒菩萨? 要学吧。 很重要的,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有人往出家人身上吐唾沫,怎么办? 有人唾老拙,随它自干了。 我也省力气,你也少烦恼。 这个波罗蜜,真是宝中宝。 我们这个叫娑婆世界,什么叫娑婆世界? 就叫堪忍世界,翻译成中国话叫堪忍世界。 我们要不要修忍? 要不要修? 你对你老公要不要修忍? 对子女要不要修? 亲戚隔壁邻居要不要修? 都要修忍的。 要不要修忍? 忍辱。 这个忍辱波罗蜜好不好? 我们再来一遍好不好。 我念,你们跟我念一遍,有人骂老拙,老拙说他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随它自乾了。 我也省力气,他也少烦恼。 这个波罗蜜,真是宝中宝。 是不是宝中宝? (答:是)你肯定也能够心宽体胖,天天哈哈哈笑。 对不对。 心情好是别人送给你的,还是你修出来的? 自己修出来的。 你自己如果不会快乐,别人怎么让你快乐,也快乐不了的。 对不对。 你自己要快乐,心境,修到快乐波罗蜜,心很宽,别人想障碍你也障碍不掉的。 就像你念佛念得好,你跟极乐世界通了,你要去极乐世界,别人拉你拉得住吗? 拉不住的。 包括我们到时候要去世了,有时候有的佛教徒跟我说,哎呀,我这个死了之后怎么办,家里面人都不信佛啊。 我说你死了,还管他那些事情呢,对不对。 死了你自由了嘛,身体留给他们,随便他们怎么折腾去,你走了。 对不对。 管那些东西呢,还想我死怎么死,我后事你怎么办,你有没有帮我念佛、助念,有没有帮我吃素干嘛,你活都决定不了,你还死了决定。 就现在好好决定,把主意拿定了,对不对。 自修自了自按排,对不对。 (掌声)就是这样的。 极乐世界想去,八头牛拉不回来,这才行呢。 别人打你个耳光子你就回来了,这你是修的什么吗? 是不是。 要这样才行,管他家里人相信不相信,管他家里人帮不帮你,你自已修好了。 主意打定了,生命当死的时候是不是独来独往? 真的是独来独往。 那现在大家一起过日子,也是珍惜这个缘份,过好日子。 朋友的处好朋友,家里面处好家庭关系,对不对。 因为这个缘份也是难得的嘛。 能做一家人容易不容易? 不容易的。 所以既然做了一家人,我们要好好珍惜,对不对。 但是自己了生脱死,要不要打定主意啊? 这个要打定主意的。 做一家人就是几十年嘛,人生那个家到底是不是你的家? 那就是个凉亭啊,客栈。 你住宾馆要不要去买点东西给它装潢一下,你会不会? 不会的吧。 因为第二天走了就走了,房卡一还就走了。 没有说这窗和这门去装一下,没有吧,一个也没有吧。 那我们是不是人生的过客? 那家是不是凉亭? 就是凉亭。 所以要看明白了,你心情是不是很好。 那你回去笑得就很自然,对不对。 对他们就打内心里慈悲,因为珍惜缘份嘛,能做一家人不容易的。 能做夫妻不容易,能做子孙不容易。 这时候不是自私自利的。 是一种智慧而产生的一种慈悲。 生命境界提高了,一点也没有减少对他们的爱。 但是一点也不会障碍自己的解脱,对不对。 我们学佛要不要这种境界? 你看,弥勒菩萨虽然那么说,有人骂老拙,老拙说他好,但是你看弥勒菩萨,谁请他去,他都满别人愿。 因为他只要走过的地,那个地就旱捞保收,大丰收。 所以后来别人就知道了,到种地的时候都去请这位师父,师父啊,你能不能到我家地里去走一走啊。 好好好。 这个张三来请他也答应,李四请他也答应,结果怎么样,他既在张三地里走,又在李四地里走,厉害不厉害。 所以为什么我们尊他为弥勒菩萨,他临命终的时候自己写了这一句话,怎么说呢: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他临终的时候写了这四句话,放在那边,然后往那一坐,坐在别人走廊里就圆寂了。 所以大家看到他圆寂留的这首偈颂,才知道他是真实的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降到人间的。 那既然我们这是堪忍的世界,我们这个时代又是斗争的时代,人跟人斗,碰到什么就是斗,现在是不是这样? 连我们学佛的碰到一起都要斗一斗,都要问:你是修什么法门的? 对不对。 噢,然后,你是学密宗的,我们两条路,我是净土的。 都已经斗过了,对不对。 是不是这样的。 古代人有没有这样。 古代没有的,就这个时代这样,佛陀授记了,我们是斗争坚固的时代,所以弥勒菩萨教我们学佛的人,修行的人应该怎么样面对,所以弥勒菩萨还有很著名的一句,怎么种地,因为别人都请他到地里走,甚至有时候他也跳到水里帮别人去插秧,然后他也一边插秧,口诵一偈,就是修行结合生活当中:“手把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六根清净重要不重要? 六根清净重很重要的。 六根清净方为道,六根都不清净你还怎么修道。 对不对。 六根不清净,佛就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离你远着你。 如果六根清净了,阿弥陀佛就跟我们咫尺之间,所以灵隐寺有个叫“咫尺西天”,那《弥陀经》里又写十万亿佛土,那灵隐寺又写“咫尺西天”,哪个对? 两个都对。 你不觉悟就十万亿佛土,对不对。 如果觉悟了就咫尺之间。 我们再背一下好不好。 手把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 弥勒菩萨慈悲吧,生活当中就告诉我们怎么修行。 我们遇到事情要不要退后一步,修行人就是要退后,不要跟别人抢,是不是。 不好的境界更是要退后一步,就是碰到好的境界,也应当先让别人。 对不对。 这样就好了。 所以我们平时在社会当中,不管怎么样的,我们的慈悲心不能消失掉。 学佛的人慈悲心不能没有掉,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着,娑婆世界修慈悲心方便不方便? 很方便。 首先你得忍辱,你自己不要发嗔心,对不对。 如果一发嗔心,怎么样? 是不是火烧功德林啊。 火烧功德林,对不对。 一贪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一贪嗔心起,能烧功德林。 对不对。 所以佛说我们佛弟子,最有力的佛弟子什么人? 大家知道吗? 忍。 忍辱者是第一有力者。 最有力量的人不是把别人打倒,而是自己能够按奈住,能够忍住,对不对。 所以我见面讲第一个忍,第二讲要修慈悲,弥勒菩萨除了会忍,教我们忍,弥勒菩萨又叫什么? 大慈弥勒,弥勒菩萨吃不吃众生肉? 不吃众生肉。 弥勒菩萨圣诞日哪天? 大年初一啊。 大年初一第一天,我们吃饺子那天就是他的生日啊。 他跟我们众生缘份好不好。 大慈很重要,大慈弥勒,就是说众生,让众生欢喜嘛。 对不对。 除了忍耐那些逆缘,还要给众生结善缘,欢喜缘。 所以这个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5-11-06 17:33:41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2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