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宗法脉: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 内容: 释迎牟尼佛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灭。 释迦逛是姓,牟尼是名。 佛,译觉者。 当中国周昭王甘六年,四月初八日,示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国王宫中,为太子,名悉达,父王名净饭,母名摩那,从右肋生,十丸出家,三十成道,说法五十年,住世八十载,灭度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时周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也,详如别传。 净宗开示《佛说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又云: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云: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故名阿弥陀。 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跋致。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抵说。 又云: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所以者何? 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又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下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又云: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十六观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大集经》云:端坐系念,专心想彼阿弥陀佛,如是相好,如是威仪,如是大众,如是说法,如是系念,心心相续,次第不乱。 是人必睹阿弥陀佛。 譬如世间,若男若女,远行他国,于睡梦中,见本居家。 时实不知为昼为夜,而亦不知为内为外。 是人尔时,所有眼根。 墙壁石山,终不能障。 乃至幽冥黑暗,亦不为碍。 积念熏修,久观明利,故终得睹彼阿弥陀佛也。 《宝积经》云: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 若有众生,发十种心。 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 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世尊。 何等名为发十种心。 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 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之所能发。 何等为十? 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 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 三者于佛正法,不惜生命,乐守护心。 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 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 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 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 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 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 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 弥勒。 是名菩萨发十种心。 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弥勒。 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波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发布时间:2025-11-06 08:35:47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