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经论:净土宗的教义和略史 内容: 吾国佛法各宗,净土宗最先成立。 故先述净土宗。 甲, 净宗教义净宗教义,即在一净字。 涅盘四德,常乐我净。 说净便赅四德说乐说常亦然。 净土一名极乐世界,则巳显二德了。 十方世界,一切佛土,无非净土。 然就佛界说是如此。 若众生界,则净秽不一。 西方极乐,众生界净,故独标净土之名。 求生净土,必须念佛。 以具足感业之众生,念万德庄严之佛,故转秽成净。 求生是信愿,念佛是行。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念念之中,信愿行具足,故蒙佛护念,得生净土,成佛度生,究竟清净。 净土法门,竖彻五时,横赅八教。 佛佛道齐,一念念佛,佛身佛境,光明智慧,威德无畏,乃至佛所说八万四千法门,皆圆具此一念之中。 所以禅教律密、与净土法门,不一不异。 了则一切皆归净土,不了则横生分别。 唯有放下一切计较心,老实念佛,自然暗合道妙。 所以净土法门,愚夫愚妇易修,读破万卷人,反不能入。 法华经说: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真正想求佛法,唯有放下自己的知见,方能入佛知见。 乙, 净宗略史东晋末年,远公在卢山东林寺创修莲社,这是我国净土宗成之始。 这时南方的东林,北方的逍遥园,是宏法的两个中心。 故卢山虽专修净土,实具足一切佛法。 可知净宗本是佛法的总持。 当时莲社高贤,多终身虔诵法华经。 后数十年,昙鸶法师起于北方,依往生论,修五念门,入一法句,禅教律密,圆摄其中。 鸾公灭后,又数十年,道绰法师出,一依鸶公行法。 至唐初善导和尚出,莲风溥扇,师在此时,屠肆几无人过问、也可想见其盛况了。 其后承远法照少康诸法师,继续宏扬,在唐代三百年中,佛法极盛,净土宗尤为普及。 及会昌灭法,他宗俱衰,唯禅宗与净土宗,尚能保持盛运。 五代时永明禅师,古称弥陀化身,秉直指之禅,兼宏净土者尤多。 元代中国师也兼宏净。 明初楚石禅师妙? 禅宏净尤力。 盖因净土一宗,既普被三根,尤利于上根法器。 故天衣怀禅师说:净土法门,正被上根,旁接中下。 故到了明末,云栖紫柏憨山藕益诸禅师,无不宏净,云栖尤专以净土接人。 清代普仁梵天,皆是净宗门庭。 彻悟禅师烧弃禅宗语录,专宏净土,大人作略,迥出寻常。 至最近印公,更专提人乘,指归净土。 法愈末而悲心愈重。 诫如成法师所说:法门至此,愈卑而愈不胜仰,愈浅而愈不可俯。 我辈业力凡夫,只有一心皈命了。 总观此两千年的中国佛教史,净土宗盛则佛法盛,净土宗衰则佛法衰。 这是什么缘故? 因为佛法以净为义,以净为行,以佛为宗,以佛为归。 净宗念佛,所以圆摄一切。 细研华严法华诸大乘经,自知此中消息。 若如曹鲁川之邪见,提倡华严无碍法门,而碍净土。 既不能解净土,如何能解华严? 既不能入净土,如何能入华藏呢? 所以真修行人,只贵老实念佛啊。 发布时间:2025-11-05 18:12:32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2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