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论著:复陈士牧居士书八 内容: 汝母可谓宿有善根,得遇汝全家为之念佛。 依汝所说近终临终逝后诸相,倘真实不虚,决定可以往生。 若粉饰其词,则无益于亲,反有大过。 但当节哀念佛,并令家人通通念佛。 虽曰为荐亲而念,实则较专为己念者,功德更大多多也。 以此为说,彼等悉可发其孝思。 光当于朝暮课诵时,为汝母回向七日,以尽友谊。 今人多好名作传作记,此皆虚华。 但竭力修持,俾亲未往生则立即往生。 已往生则高增品位。 方为人子尽心于亲之要务。 余皆世俗耳目中之热闹而已。 汝父年高,急宜力劝勤修,免致落汝母后。 人生事事可让人,唯此事不可让人。 故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所言黄纸书梵咒,何可无利益。 然其利益之本,在于诚心。 心果诚,则利益便大。 若漫同儿戏则利益便轻微。 语云,人心果诚,金石为开。 况佛菩萨岂得无感格乎。 终七请僧念经,亦当改作念佛。 若有清净僧则可,若但吃荤酒僧,则可省此钱,作周急用。 但家属念佛即已,何必效世俗套以行乎。 普陀之来,亦不必定,顺便则来,否则勿来。 光之面,见之了无所益。 固不若专心依文钞而行为善也。 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无可挽回,唯有极力提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而为转之之机。 家庭教育,亦须注重因果报应,而教女须更加吃紧。 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母。 使子女小时,受贤母之教,熏陶成性,则后来必能相夫成德,教子女悉为贤人。 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其责任,比男子为重为大。 世人不知在此处讲究,妄欲女人作男子政治之事。 其不知事务,一至此极。 以故世乱日甚,而贤人日稀也。 (民十五年九月九日) 发布时间:2025-11-05 17:38:53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2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