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因果启示:赏罚不平。逸乐过节。 内容: 赏罚不平。 逸乐过节。 失轻失重。 略错一分。 便是不平。 公道不存。 人心弗服。 非特无以旌功惩罪。 且反足积怨招祸矣。 蜀汉诸葛孔明曰。 我心如秤。 不能为人作轻重。 陈寿赞之曰。 尽忠益时者。 虽仇必赏。 犯法怠慢者。 虽亲必罚。 服罪输情者。 虽重必释。 游词巧饰者。 虽轻必戮。 故当时诸将用命。 虽魏延反侧之徒。 帖然无有异议。 李平廖立。 废徙终身。 而无怨言。 司赏罚者。 其鉴于斯。 逸乐者。 人之所同欲也。 礼曰。 乐不可极。 欲不可纵。 国语谓。 民劳则思善。 逸则思淫。 是不欲人逸也。 孟子谓。 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是不欲人乐也。 况过节乎。 然世界逸乐之根。 其大者无过酒色财气。 今人嗜酒。 则不顾身。 好色则不顾病。 贪财则不顾亲。 使气则不顾命。 当其未值之先。 俱能自解。 亦能劝人。 及至境遇当前。 便昏然身自犯之。 只是看得破。 忍不过耳。 茍能体认逸乐过节四字。 则习情能改。 熟境当忘。 造到欲寡心清。 便可顶天立地。 志公和尚。 与梁武帝论及乐事。 请帝出死囚数人为验。 既而命囚。 各持满水。 周行堂下。 戒曰。 杯水不溢。 当贷汝死。 既命。 作乐以动其心。 良久视之。 无一滴溢者。 帝乃叹曰。 汝闻乐乎。 曰不闻。 师曰。 彼正畏死。 惟恐水溢。 安得闻乐。 人能如此恒怀畏惧。 则逸乐之心。 自然不生矣。 于铁樵曰。 运甓之精勤。 冰渊之兢业。 豪杰圣贤。 莫不皆然。 我何人斯。 而敢宴然侈然。 易曰。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惟无志于自强。 故茍无迫切关身之事。 便思自在度日。 若有志自强。 则吾身所当为之事。 无穷无尽。 真有惟日不足者。 不暇乐。 亦不敢逸也。 宋范文正公曰。 吾每夜就寝。 必计一日饮食奉养之费。 及昼所为之事。 若相称。 则鼾睡熟寐。 无复愧耻。 茍或不然。 终夜不能安枕。 宋司马温公言。 先公为郡判时。 客至置酒。 或三行五行。 不过七行。 酒沽于市。 果止梨栗枣柿。 肴止脯醢菜羹。 器用磁漆竹木。 当时士夫皆然。 人不相非也。 宋仇泰然。 守四明。 与一属官相得。 一日问及日用之数。 对以十口之家。 日用一千。 泰然曰。 何用许多。 曰。 早具少肉。 晚菜羹。 泰然惊曰。 某为太守。 居恒吃菜。 公乃日日食肉。 定非廉士。 遂疏之。 元有太学二生。 生同年月日时。 同中乡试。 同日选官。 一授鄂州教授。 一授黄州教授。 未几黄州者死。 鄂州者大惧。 处分后事。 数日不死。 乃备礼往吊。 哭曰。 我与公生年月日时同。 出处又同。 今公先我而逝。 我即死。 已后公七日矣。 若有灵。 宜托梦告我。 夜梦黄州者告之曰。 公凡事省俭。 故寿。 我享用过节。 故促也。 梁富人虞氏。 临大道起高楼。 日夕与美人歌宴博弈于其上。 博者胜。 掩口而笑。 适有三客过楼下。 鸢衔腐鼠堕客。 客举头正值其笑。 大怒曰。 虞氏富乐久矣。 我不侵犯。 何为辱我。 乃聚众灭其家。 顾锡畴曰。 纵高楼不临大道。 亦有奇祸。 所谓骄奢之灾。 祸非一致也。 然骄奢之祸。 惟女色最烈而至速。 尤当首戒。 务实野夫有云。 皮包骨肉并污秽。 强作妖娆诳惑人。 千古英雄多坐此。 百年同作一坑尘。 人能知得其理。 并于见他色美。 起心私之。 及淫欲过度之注。 而敬守其法戒焉。 则色色空空。 庶不为逸乐所祸哉。 发布时间:2025-11-05 12:45:28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