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经论:《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自序 内容: 净土法门,原来有事有理。 识者知其全事即理,全理即事。 事理融通,方圆无碍。 何以故。 其事虽方,其理极圆。 圆中有方,方外有圆。 圆不碍方,方不碍圆。 不识者,只知有方,不知有圆。 所言只知有方,不知有圆者,皆因只知有事,不知有理也。 是故净宗修持方便,亦略有分别不同。 有事理圆修者,有专依事修者。 但以专依事修,心不明了。 只能信事,不能信理。 逢著说理,多认为禅,心即放弃,实则而非禅也。 何以故。 般若理性,宗宗相同。 在禅为禅。 在净为净。 识者知其净宗理性,即般若理性。 般若理性。 即净宗理性。 故佛说文殊般若经。 一行念佛三昧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拙按利根行人,多有般若气分。 性好深入。 皆能入佛果觉,住佛正定。 既得入佛果觉,住佛正定。 即入一行三昧。 从此安心念佛,念念观照,自能了知如来菩提果中,定慧圆明。 非但了知如来菩提果中,定慧圆明。 复能了知如来菩提果中。 西方净土。 七宝庄严,全体具足。 [如来菩提果觉即是法界藏身]虽能了知如来菩提果中,西方净土七宝庄严全体具足。 而究竟求生西方之愿依旧殷殷不息。 若能如是熏修。 所谓事理圆修。 凡念佛时,一念圆观顿觉身在如来菩提圆满果中。 本来不出不入,安居正定。 如是入者,称为顿入。 非但不失往生正因。 生则品位亦高。 何以故,皆因心与如来菩提果觉相合。 已得佛果熏染气分。 故品位亦高。 倘或不能如上事理圆修。 但当专依事修,不必深入理性。 若肯念念至诚。 持佛名号。 亦能渐渐深入如来菩提圆满果觉也。 如是入者。 称为渐入。 虽则品位次之,而同归西方一也。 有维居士宿植慧根,深信净土。 编读拙论,感觉契机。 深加爱护。 欲久保存。 拟发刊后。 付梓流通。 普结净缘。 居士发是心已,蒙各善信,捐资助成。 拙复思净土法门。 本无大小偏圆。 皆由行人根机不一。 故此聊陈数语。 分别说明。 俾阅是论者,各获其利,功不唐捐。 若欲详知,请阅论文。 此不繁述。 普愿见闻翻读,不拘或赞或谤,若信若疑,同归西方净土,共证无上菩提。 民国三十八年六月十九日观音大士成道日寄食灵岩粥饭僧了然和南敬序于佛海泉珍桃不退关房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了然法师著 学人游有维编订刊行 发布时间:2025-11-04 17:27:09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2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