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旨归:龙树六论本颂(十五) 内容: 龙树六论本颂(十五)回诤论颂圣龙树善萨 造印度论师智藏及西藏译师迦巴吉祥积从梵译藏后由迦湿弥罗大论师扎雅阿难陀及西藏译师枯经祥修改任杰由藏译汉顶礼童真妙吉祥问曰:设若一切法,无一切自性,汝语亦无性,不能遮自性。 但语有自性,汝先立宗坏,若彼性不同,更应说别因。 ①(有说空有说不空,其性不同,故应说因的差别。 )谓如声未出,汝所思非理,此中由有声,②(汝有的声不能破诸法自性。 )即是遮当生③(声未出此说声相违)。 谓如遮之遮,若许亦非善④(破一切法自性的语言。 『若』是能破的语。 )是故汝宗相,有过于我无。 且若以现量,所缘若能遮,由谁缘诸法,彼现量是无。 ⑤(无所缘,破无所缘法即不合理。 )比量教喻量,比教量所立,喻量所立义,皆由现量答。 异生法分位,智者于善法,①(一百一十九种善法。 )心知善法性,余诸法亦尔。 所有出离法,说诸法分位,出离法自性,性非出离等。 若法无自性,是无自性名,名亦如是无,无事②名无故。 (事:依)虽是有自性,彼于诸法无,是故理应说,无诸法自性。 如家中无瓶,遮破见有性,是故汝是遮,此有是自性。 谓若无自性,汝语何须遮? 无语亦无遮,如是善成立。 愚者于阳焰,颠倒执为水,如是汝应破,于倒执非有。 设如是能取,所取及取者,遮所遮遮者,岂不有六种。 若无有能取. 无所取取者,然能遮所遮,遮者亦非有。 若非有能遮,所遮及遮者,则一切诸法,自性亦成立。 于汝因不成,汝因无性故,设若有汝义,无因成非理。 于汝无正因,若立遮自性,我亦无因者,成立有自性。 若谓有正因,法无性非理,世间无性法,全然皆非有。 若非有自性,能遮若在先,后所遮非理,后同①(同时)亦非理。 答曰:若我语无因,无缘聚各异,成立诸法空,即无自性故。 诸法因缘生,说彼名空性,若彼因缘生,说为无自性。 如化者所化,幻者所幻人,能遮由幻生,此遮亦如是。 我语无自性,故于我宗同,然性无不同,不应说别因。 ① (语言空,其它法空,无有不同性)谓如声未出,汝着非此喻,由声能遮声,此者非如是。 若由无自性,谓遮无自性,若遮无自性,自性当成立。 复有化士夫,于女妄执女,由化起倒执,此能遮如是。 又此因所立,同故声非有,不许名言谛,我所不能说。 ②(如云:不依名言谛,不说胜义谛,不依胜义谛,不能证涅盘。 )若我少有宗,故于我有过,若于我无宗,唯于我无过。 ③(然我全无宗,故我法无过。 )若由现等义,少许有所得,所立或所遮,无故无责难。 设由汝等义,由量善成立,汝说彼诸量,如何说成立。 设若由余量,立者过无穷,然彼非初立,非中亦非后。 设若无有量,立彼说者过,若彼不同性,应说差别因。 如火照他体,自体亦如是,如是诸量者,成立自他体。 彼说者相违,犹如闇室瓶,不见无所缘,火非能照自。 若由汝言说,火能照自体,然火犹如他,亦能烧自体。 设若汝言说,火照自他体。 ①(原颂:火能照自体,然由火如他,亦成烧自体。 )如火闇亦然,成障自他体。 若火能烧他,火中则无闇,若能照除闇,如是为能照。 火将生能照,说者理非真,因火将生时,唯不与闇遇。 或虽火未遇,若能除闇者,凡是此处火,除诸世界闇。 若从自量成,不待诸所量,汝之量成立,不待他自成。 不待所量义,汝之量成立。 如是此诸量,任何都不成。 若许观待成,于彼有何过,未成不待他,已成是能成。 观待所量已,若是当成①量,(成:立。 )则不待诸量,所量当成立。 若不待诸量,亦能成所量,故彼等若成,何须汝量成。 设若汝之量,观待所量成,如是定当遮,汝量及所量。 然汝成立量,所量当成立,立所量成量,汝二俱不成。 若量成所量,由彼等所量,所立彼等量,彼等如何成。 若所量成量,亦由彼等量,彼等量所立,彼等如何成。 若由父生子,父亦由子生,谓彼父所生,说彼谁生谁。 说彼等二种,由取父子相,故于彼我疑,说谁父谁子。 诸量非自成,亦非互相成,非由他量成,非所①非无因。 (非所:非由所量。 )智知法分位,由是诸善法,说是善法性,善分辩所说。 设若诸善法,即是善法性,如是依缘生,他法何成自。 ①(他法在自己面前如何成。 )若一切善法,少许有自性,不依因缘生,应不住梵行。 无因成常故,一切法成常,法非法亦无,世间名言无。 不善无记法,出离过亦尔,故汝诸有为,当成无为性。 若谓有自性,名者说为有,如是汝所答②(如由名回答,长行颂。 ),我不说名有③(我不说名有自性。 )。 若于无名无,何有或是无,若有或亦无,汝宗二俱失。 一切法性空,如前已广说,是故宗亦无,何责难可寻。 且若有自性,说彼法是无,此疑虽非理,汝自召彼疑。 设若是遮有,空性善成立,于诸法无性,汝由何能遮。 汝若于空性,遮空性不空,然谓是遮有,说者岂非失。 所遮无所有,我不遮一切,是故谓能遮,汝说皆诽谤。 无语亦无遮,无语不成立,能知语谓无,此中非遣生。 汝说鹿爱喻,大诤义已说,随彼喻应理,抉择应听闻。 若执有自性,不成因缘生,若持因缘生,彼岂非空性。 若执有自性,彼执谁遮回,余诸理如是,故无彼责难。 由鹿爱喻遮,立时先说竟,前已说无因,回答相同故。 前说三时因,回答同彼故,汝三时正因,说空性应理。 于谁有空性,彼有一切义,谁无有空性,彼无有一切。 佛说空缘起,中道第一义,最胜无等佛,于彼稽首礼。 《回诤论释》,住初地极欢喜地圣者那嘎竹那造。 由古印度论师智藏及西藏译师吉祥积译藏。 一九八三年,六月于北京法源寺 发布时间:2025-10-28 14:28:26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