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因果启示: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内容: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 依人所犯轻重。 以夺人算。 此句至算尽则死为一节。 言人之一生。 日夜时刻。 上下四旁。 皆有鬼神鉴察也。 天有三官五帝。 百神诸司。 地有五岳四渎。 城隍里社。 又有举意司。 专主关达人起念处之善恶。 凡此皆为司过之神。 犯。 即自召也。 夺。 除去也。 算。 百日也。 天心仁爱。 欲人于独知之地。 为善去恶。 因有司过之神。 检察人之所犯。 量度重轻而夺算焉。 故曰。 人间私语。 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 神目如电也。 诗书中亦曰。 上帝临汝。 日鉴在兹。 十目十手。 神之听之。 则吾心独知之地。 自有鬼神。 更严于昭布森列之时矣。 此天人合一之理也。 华严经曰。 人生各有二天人随之。 一曰同生。 二曰同名。 天人常见人。 人不见天人。 即善恶二部童子是也。 人于每日十二时中。 举意发言动步。 遇物应缘之处。 常念此二天人。 勿令恶念相续。 偶或起一恶念。 急著精彩。 拽转头来。 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 直穷究到念头起灭处。 则无边业障。 一时清净。 湛然如太虚矣。 如此。 则与夺之权在我。 鬼神不得操之。 尚何司过夺算之足云乎。 明沂州王用予。 为人厚重简默。 素奉文昌最谨。 与里中结社。 每岁元旦。 轮建醮坛。 祈福于云中山顶之文帝行宫。 社中俞麟者。 以孝谨称。 远近皆负笈相从。 又郁从周者。 姿伟气俊。 议论风生。 下笔千言立就。 里中推服二子。 正统辛酉元旦。 用予先期赴宫宿坛。 梦帝君升殿。 天下城隍汇报乡试榜册。 一朝冠绛服神。 抱大册。 送帝君签押。 用予潜问抱册神曰。 本省榜中。 有王用予及俞麟郁从周否。 曰无。 少顷诸城隍神退候。 绛服神抱册入殿。 跪陈几前。 帝君一一批阅。 每名下书一押。 亦有踌躇不下笔者。 良久。 绛服神发册宣谕云。 仍付各省城隍。 速查阴德之家。 仁厚之子。 报名以换榜中未押者。 用予隐身柱下。 忽闻殿内传呼王用予入见。 用予匍匐阶下。 召进几前。 帝君曰。 功名事。 为天曹秘录。 未可轻泄。 因汝至诚。 十余年如一日。 故召汝析之。 汝祖父甚朴谨。 自食其力。 从无负人。 已注尔前榜乡科。 彰传家忠厚之报。 因汝平生遇神佛稽首。 但默求功名如意。 及妻杨氏病痊。 白头相保。 孀母在堂。 并未祈佑一语。 以此降尔两科。 中在下榜五十三名。 汝宜改行。 毋更触天心也。 用予叩头谢罪。 帝君又曰。 同社周吉。 今科本省解元也。 时社中惟吉最恂懦。 而文字复不胜诸人。 闻之不胜愕然。 因叩问中元之故。 帝君曰。 周吉父祖俱为士。 从无一字入公门。 从不奸淫一妇女。 相沿三代。 未尝形人一短。 暴人一恶。 且其曾祖作百忍说以劝人。 感化者多。 故其父子祖孙。 以简静基福者。 六十余年。 最上阴德。 人皆不知。 上帝克嘉。 注昌三代。 今吉发元。 特福泽之肇端耳。 用予复叩首云。 同社俞麟。 郁从周。 未审发科第否。 帝君检阅太原士子册。 色若不怿云。 俞麟应得一科。 因事亲腹诽。 且溪刻论人。 不近情理。 而妄以君子自命。 故黜其科。 使其穷年潦倒诸生间矣。 用予请问。 何谓腹诽。 帝君曰。 彼于父母。 言语举动。 心辄不然。 但勉强不露声色。 浮沉顺之。 真性日离。 伪以相与。 是视亲如路人矣。 假行窃名。 最撄神怒。 故尔罚之。 至郁从周。 生畀异才。 二十六成进士。 三十余应迁中丞。 四十五晋大司空。 兼领司农司寇诸印。 五十四以少保致仕。 至六十九岁善终。 缘自十七岁为诸生后。 恃才傲物。 谐谑讥弹。 语多凑巧。 冥司录其轻薄口过。 已满二千四百七十余条。 上帝震怒。 注于阴恶籍中。 悉除所有。 倘不知悔过。 溢三千条。 将夺其寿算矣。 将录其子孙入丐籍矣。 伤天地之和。 犯神明之忌。 莫此为甚。 故其罪与杀生邪淫等。 尔辈慎之。 良久。 又谕云。 淫杀口过。 丝粟有报。 不待言矣。 但淫杀二业。 自爱者。 犹知禁戒。 至于口头讪笑。 随意讥弹。 诛隐贼心。 习矣不察。 究至言貌心胸。 尽成轻薄。 鬼神悉记。 凶恶相随。 向来福泽胎元。 顿易为贫穷躯壳。 可惜可惧。 汝当广劝世人。 鉴兹为戒。 毋烦吾签榜时。 大费踌躇也。 用予再拜而退。 晨钟惊寤。 鸡三唱矣。 遂叩谢而援笔记之。 及秋榜开时。 周吉果冠一省。 用予因布此告世云。 宋光孝安禅师。 定中见二僧相语。 初有天神拥护。 倾听久之。 散去。 俄而恶鬼唾骂。 仍扫脚迹。 盖二僧初论佛法。 次叙间阔。 末谈利养也。 夫谈及世事。 尚被鬼神瞋责。 况今人之身口意业。 有不止此者。 其为神瞋鬼责。 又当如何。 亦可畏已。 发布时间:2025-10-22 18:40:38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