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因果启示: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 内容: 又以灶火烧香。 秽柴作食。 夜起裸露。 八节行刑。 按天师门下科令。 灶下灰火。 谓之伏龙屎。 是故不可烧香。 窃尝披阅教典。 香火避忌。 又不止此一事。 如油渍纸捻。 不可爇纸。 谓之枉积蜡钱。 东岳垒积如山。 天地阴阳诸司。 皆所不受。 又如供养真武。 夏月不可用李子。 冬月不可用石榴。 延降上真。 不可烧乳头香。 檀香谓之浴香。 月季谓之不时花。 金桐谓之鬼花。 凡此皆当避之。 与其不避而自取冒犯。 孰若敬遵其教乎。 诸经要集云。 夫因事悟理。 必藉相以导真。 瞻仰圣容。 赖花香以供奉。 佛言如来灭后。 若复有人以一华一香。 用作供养。 以一掬水。 除去不净。 举足一步。 诣诸佛前。 一称南无佛。 是人若堕三恶道者。 无有是处。 净名疏云。 香是离秽之名。 而有宣芬散馥腾馨之用。 感通传云。 人间臭气。 上薰于空。 四十万里。 诸天清净。 无不厌之。 但以受佛付嘱。 令护于法。 佛尚与人同止。 诸天不敢不来。 故佛法中。 香为佛事。 最称第一。 华严云。 善法天中。 有香名净庄严。 若烧一丸而以薰之。 普使诸天。 心念于佛。 然则灶火烧香。 可不戒哉。 宋周开山。 诵华严经。 又有一僧能诵金刚。 二人于同时暴死。 冥王请开山诵经。 甚礼敬之。 又延此僧诵金刚。 心不甚敬。 诵完。 王云。 二僧以诵经功德。 俱延算二纪。 持华严者。 益当敬重。 他日不来我处矣。 其时诵金刚僧。 心大惭愧。 因问开山住处。 愿往拜访。 醒后。 此僧径至潞州。 访得开山。 问之。 开山曰。 每诵经。 必精洁衣服。 以香水洒扫净室。 然后取石中火。 或钻木中火烧香。 祝愿肃心。 启口俨如对佛。 从来不敢怠忽。 若无此净火。 决不敢轻用他火然香。 诵金刚僧谢曰。 吾有罪矣。 吾每诵经。 辄用灶火烧香。 即此一节。 吾之不敬多矣。 夫爇香所以表敬心也。 必洁必净。 方可焚烧。 万一灶有秽柴。 以之焚香。 则敬心反为亵心矣。 故太上戒之。 柴虽下爨。 气实上蒸。 秽柴不净。 厌浊之气。 触犯灶神。 一不可也。 既以作食。 未免用以享祀。 二不可也。 烟气上透虚空。 神易见怒。 三不可也。 作食者。 切宜戒之。 宋政和七年。 李八患大麻疯三年。 百药不效。 初李生未病。 时诵大悲观世音菩萨经满三藏。 一日忽有僧来。 与药一丸令服。 李漫留之。 不肯即服。 是夜梦惠药僧曰。 我乃观世音也。 汝因平日以秽柴蒸作。 触犯鬼神。 所以患此疯症。 又因汝曾诵经三藏。 特赐汝一丸救苦丹。 缘何不食。 既寤。 即取服之。 凡七日。 遍身皮脱去。 须眉再生。 夫秽柴触神。 固所宜戒。 至夫桃柳枝干。 作柴烧炊。 亦为有犯灶神。 道经之所垂戒也。 当并知之。 正人君子。 明则畏人。 幽则畏神。 故虽暗室屋漏。 俨若神明对越。 且神居幽暗。 本来无处不临。 而夜属阴。 更为百神交会窥瞰之际。 岂可不慎。 而自取凶咎哉。 彭城有宦族之女。 嫁未一月。 无故谵妄。 裸形狂走。 了不知羞。 医祷莫能疗。 适张真人还京。 主人投牒以告。 真人遣弟子以符治之。 踉跄而退。 女狂裸自若。 真人乃自往作法。 召将现形坛下。 玄帝方至。 其女始改容曰。 貌尔民妇。 中夜裸体。 犯我天神。 宜就显戮。 乃烦上真至。 已赦之矣。 言毕。 蹶然倒地。 病遂痊。 立春。 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为八节。 其日乃诸天神真。 分行普化。 教度群生。 条录罪福。 人宜清净和平。 存想省察。 进善黜恶。 入正去邪。 仰副太上众真。 开度之心。 彼行刑者。 何无忌惮。 乃敢尔耶。 伤天地之和。 损身家之福。 于此为甚。 不可不戒。 唐高祖。 武德三年。 诏正五九月。 及十斋日。 不得行刑。 又前朝公规。 每月朔。 禁刑罚屠宰。 夫节日省刑。 乃皇仁之一也。 今之为民牧者。 曾体乎否耶。 唐窦轨。 太穆皇后从兄。 为洛州都督。 刚严嗜杀。 多刑士民。 遇有按决。 即掩骼埋胔之月。 省圄去梏之时。 都不停省。 又害尚书韦云起。 贞观二年。 病甚。 忽言有人来饷瓜。 左右报无有。 轨曰。 一盘好瓜。 何谓无耶。 既而惊视曰。 非瓜。 并是人头。 从我来索命。 又曰。 快扶我起。 见韦尚书。 言毕而死。 八节行刑。 非专指杀戮。 即鞭笞。 亦不可也。 宽仁残忍。 只争一念转移。 灾变吉祥。 遂至云泥大判。 居官治家。 皆当谨戒。 发布时间:2025-10-20 16:14:59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