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因果启示: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 内容: 指天地以证鄙怀。 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 假借不还。 天地无私。 神明正直。 顺吉逆凶。 其应如响。 小心寅畏。 尚虞获罪。 况敢指引。 以证鉴鄙怀猥事。 不亦渎乎。 岂天地神明。 肯助人为恶耶。 徒自速其祸耳。 张中。 乖气萃于一门。 父子兄弟。 妇姑妯娌。 动有忤争。 往往呼天地。 指神明。 欲自表白。 及析箸之日。 纷争益甚。 互为祀神设诅。 自此妖祟频兴。 疾病屡作。 数年中。 死丧殆尽。 明莲池大师曰。 世俗许愿。 如求子求寿。 求解危。 求功名。 求财禄等事。 不可告许宰杀牲牢之愿。 此名恶愿。 有孽无功,乃至许袍许旛。 许造殿堂。 许置供器。 只宜以庄严像教。 普愿众生。 摄心敬畏为心。 不可有意求福。 盖大悲平等名佛。 正直不偏名神。 若人但只私心求福。 天地鬼神。 岂有因贿降祥之理。 据理而论。 惟在自尽己心。 广行众善。 忠孝友悌。 怜贫爱老。 救灾济苦。 戒杀放生。 种种阴骘。 种种方便。 随分所能。 尽力行之。 善功所感。 自然降福。 若不为善。 但生祈愿觊望。 便是鄙怀猥事。 亵渎神明矣。 普告世人。 当笃信此言。 施与一事。 立功最速。 然必乐善不倦。 方有进步。 即或财力不逮。 亦须常存此心。 况可以转念之吝。 丧其初念乎。 未与而悔。 则不果施。 已与而悔。 则不复施。 贼仁害义。 心病之本也。 故太上不录其施与之善。 而但摘其后悔之恶。 盖圣人所最取者。 莫如迁善改过。 所最恶者。 莫如为善不终也。 施与而后悔者。 究其初。 毕竟非真心乐善。 不过一时高兴。 求名幸福耳。 发源处已错。 乌得不后悔。 若真心施与。 人我皆空者。 决不至此。 是以为善者。 不可不致辨于一念之萌也。 符雅为人乐施。 乞人填门。 每曰。 天下财物无定。 今日富。 后日贫。 如转环耳。 若一日不施。 则意不快。 时人谓之语曰。 不为权兴富。 宁作符雅贫。 后官至尚书令。 子孙益富。 刘宽好施贫困。 辛苦不倦。 后为太上收录。 为童初府帅上侯。 掌管初得道者。 永清史秉直。 筑室发土。 得银数万两。 叹曰。 财者人之命也。 既为天授。 何可独享。 凡可以周济贫乏危急者。 无不为之。 后遇岁凶。 出粟八万石。 以赈饥民。 未几。 盗贼蜂起。 复散家赀。 以保乡里。 有司上闻。 赐官立坊。 寿九十四。 子孙蕃盛。 武进张献可。 性慈好施。 尝施棺三千毕。 既而又续施焉。 雇丐者。 掩道旁尸。 一尸与钱若干。 丐者每得露尸而喜。 以为货也。 自是邑中无露尸。 又煮药膏以施病患者。 寒则为粥以食饥者。 曰。 掩死人。 岂可不活生人乎。 二子登第。 受封。 夫荒歉者。 灾也。 穷困者。 命也。 救灾者。 天地之心也。 造命者。 圣贤之学也。 数公以诚心施与,而得福寿富贵子嗣。 且得超生善处者。 理也。 奚百三。 本一贫者。 偶见一道人。 诣一铺家乞。 铺家不与。 百三探腰间。 惟余一文。 乃与之。 是夕。 即梦道人与之去赘。 及觉。 颐赘果落。 一文之施。 竟离病苦。 可见施与不在力。 而在于心矣。 世人当自己一心力行。 劝人同做。 尚且嫌迟。 况可悔欤。 假借。 所以通有无。 济缓急。 盖美事也。 被德已自不小。 而可恃强负固。 恃狡迁脱乎。 讵知未了宿债。 死后当偿。 轻则为其奴婢。 甚则为其驴马牛犬以偿之。 亦可畏也。 凡借人物。 须加爱护。 向人借物。 非不得已。 不须借也。 借而用毕。 随即归还。 如此。 不特无厌于人。 亦且无愧于己。 至借贷钱财。 尤须清楚偿人。 今世每多假借不还者。 不思财非吾财。 即留之亦终去。 财既无有。 只落债在。 何益何益。 请一思之。 清康熙戊午秋。 燕京居民张元。 畜一驴。 日行二百里。 好蹄啮人。 唯张父子三人乘之。 则驯伏。 他人莫能乘也。 偶一杨姓者。 姑试借之。 帖然就驭。 遂骑以行。 既归。 杨梦黑衣人告曰。 我张氏驴也。 前生借君钱三百不还。 今当补偿。 昨乘我二百八十里。 乞再乘我二十里。 我事毕矣。 杨问汝欠张钱几何。 颦蹙曰。 多多多。 不可说。 杨寤。 果复借以行。 去路稍远。 忽跃杨堕地。 计程果二十里矣。 杨益异之。 祝曰。 吾知故矣。 但今去寓十里。 不乘汝。 何能归。 归当以十文买刍食汝何如。 驴伫视良久。 复驯伏就道。 嗣后杨故欲试之。 甫近鞍。 即蹄啮长鸣矣。 朱在庵曰。 人有贫而负债者。 有富而负债者。 贫而负。 此力不足也。 若依中诫经。 勤勤思偿。 自然无过。 至于有而不还。 非系假威挟势。 定是昧理丧心。 孰知生生世世。 偿还方了乎。 徽商吴某。 信义自持。 临终示二子曰。 吾所有千金。 适符所贷。 汝一一清还。 宁受饥寒。 勿作负心人也。 其子悉遵父命。 贫苦无聊。 忽于枯井中。 得银二千两。 镌唐时年号。 闭户密藏。 无有知者。 明日忽有邻邑人至。 曰君非吴某子乎。 曰然。 曰。 君有大财至矣。 日前予病至东岳府。 见财帛司有解钱者至。 自称井泉之神。 主者曰。 此唐朝内库银也。 上帝以吴某财帛分明。 其子苦遵父志。 给此项与之。 世享大富。 予苏而异之。 故来奉访。 兄弟惊讶。 以实告。 今吴氏鼎富甚多。 皆其裔也。 发布时间:2025-10-20 10:10:36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