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因果启示:仁心仁闻 内容: 仁心仁闻宋王曾。 赴试礼部时。 闻母女二人哭甚哀。 因询其邻。 因少官逋钱四万。 以一女鬻于商人。 今将远离故耳。 曾谓其母曰。 汝女可卖与我。 仕宦往来。 时得一见。 遂以原价与之。 令还商。 约三日迎女。 逾期不至。 访之所馆。 则曾行矣。 是年礼部廷试皆第一。 仕至宰相。 封沂国公。 王曾宋朝益都(今山东省昌乐县)人,字孝先,为人正直,心地仁慈,为宋代名臣。 宋真宗咸平年间,参加省城乡试,名列第一。 其后又以乡贡(会试中式的贡士),前往京都参加礼部廷试,途中住宿一家旅馆,听见附近人家有母女二人,哭声非常悲切,王曾探问邻居,得知因为欠官债四万,家中贫困,一时无法偿还,由于官方追逼很急,迫不得已,只有将女儿卖给商人,母女就要远别,从此永远不得相见了,因此哀伤痛哭,王曾听了,怜悯母女处境凄凉,对其母说:你的女儿可以卖给我,我在官宦中往来,你们母女也可有相见的机会。 于是拿出银钱来,退还商人,并清还所欠的官债,约定三天之后前来迎娶。 过了三天,其母不见王曾前来,心中感到奇怪,便到旅馆去访问,旅馆主人对她说:王曾已经离开了,留下一封书信,托我转交给你。 不料信里并不提到钱的事,只是叫她选择好人家婚配。 这才知道原来王曾是一位仁人君子,有心相助,母女感激万分。 王曾到达京都,应试礼部及殿试应对,都名列第一,先后连登三元,亲友临门道贺,有人对王曾说:恭喜士子,状元及第,今后一生吃穿享用不尽了。 王曾以严正的态度回答说:我王曾生平,志不在温饱,难道做官,就是为了讲求个人的温饱享受吗? ?? ?? 不久,王曾入直史馆,又转任翰林学士,其后又升任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正直立朝,一丝不苟,政事功业,高超特立。 到了仁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职位),封沂国公,去世后赐谥号文正。 ※王曾以恻隐仁心,见人急难,施以救济,虽然毫无望报之心,而天报却不爽。 古今世人,读书做官,有两种不同的品格:一种志在温饱,追求高官厚禄,为的是享受荣华富贵,居官为政,处处为肥饱个己私利打算,因此往往临财苟得,终为贪官为污吏而遗臭万年。 一种志在贡献一己所能,服务国家人群,诸如王曾,立朝当政,处处为利国福民着想,无暇讲求个己温饱,终成正直不阿之名臣,德望勋业,卓然于世,千秋传为美谈。 发布时间:2025-10-20 10:02:59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