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旨归:佛七讲话[第二期]一九八四年 -第三天 内容: 佛七讲话[第二期]一九八四年 -第三天第三天怎样对治散乱与昏沉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 《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善男子善女子持念佛名,一天乃到七天,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蒙佛接引。 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称之为得念佛三昧。 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尽量想办法念到一心不乱。 求一心不乱会遇到两大障碍:一个是散乱心,一个是昏沉心,不散乱又不昏 沉,不昏沉又不散乱,那就得一心不乱了。 一心不乱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呢? 心里面很清楚很明白,可是没有其他的思想。 所谓想,经上又叫忆念。 现在、将来的一切想法,叫作念;过去的,叫作忆。 心里清楚明白,没有忆念,可是心里清楚明白。 这境界就从不昏沉,不散乱得到。 起散乱,就得不到这个境界,打昏沉,也得不到这个境界。 得不到这个境界,难望自力往生,唯有至诚恳切忏悔业障,至诚恳切求佛接引。 今天就和大家讲一讲怎么样防止昏沉,怎么样防止散乱。 先讲防止散乱。 防止散乱的最好办法,是持名念佛名。 至诚恳切持念,至诚恳切自己去听。 念得至诚恳切,听得至诚恳切,不但能对治散乱,还能对治昏沉。 大家不相信,请试一试,只要一句佛号听得清清楚楚,保证没有散乱。 次一等的办法,对治散乱也好,对治昏沉也好,要用作意。 所谓作意就是警心。 所谓警心,就是警觉自己的心,使心不散乱,使心不昏沉。 作意法门,要久久地修习,修持久了,一定可以见效。 我们对治散乱用什么作意呢? 用不念作意也就是不想。 你心里突然想起其他的事情来了,立即警觉你的心,马上不念,不想,不管好事,坏事,一律不想,不念。 这样用功久了逐渐地,散乱心才能伏下去再讲对治昏沉。 那方法也是作意。 对治昏沉,用什么作意呢? 用明相作意。 明相作意也有很多种方法。 例如,把佛号提得清清楚楚,是明相作意;观西方落日,也是明相作意;善思惟,也是极明相作相;再讲,禅宗参话头,也可算是明相作意。 可是,当昏沉心实在太重了,佛号根本提不起来;观西方落日,也观不成;又没有办法作思维。 那怎么办呢? 还有一个办法,可把坐着的身体时常直直腰,时常把头正一正。 有时候你的头低下来,可把它伸直起来,端正起来。 正到什么程度呢? 将脖子后面(后颈)碰到自己的衣领为度。 如果脖子离开衣领太远,那头一定不会直。 有时候发觉身子向左歪或右歪,也要赶紧把它正起来。 有很多人,打坐的时候虽然不昏沉,便身子也左歪或右歪,那是和他的腿疼或内脏不正常有关系。 时常起作意,警觉自己,纠正身体,便可对治昏沉。 但是手不可随意移动。 结好印后手就不能动,因为手动了,一定会散乱,所以应避免这里抓抓痒那里摩摩痛。 手的活动是说明心一定在散乱。 不得定下来,只要手不动,头动身子动不影响你的止静。 这样用功久了,自然能对治昏沉。 我再回头讲不念作意。 这不但可以对台散乱,还可以对治一切烦恼。 大家平时烦恼甩不开,丢不掉,只要能用不念作意,日久了,烦恼便会由轻而断,可以使心境平正。 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办到的,需要时间更久了。 但你只要有恒心,有决心,用这种工失,不但能对治散乱,昏沉,也可以对治烦恼,妄想。 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到;当昏沉,散乱以及烦恼对治下去了,这时就不可再用作意;若是久久不舍作意,反而对修行有坏影响。 为什么呢? 因为作意是微细的分别心,微细的取相心,那还是起心动念。 或者有人说:既然它是起心动念,那为什么还教我们用作意呢? 经上不是说过无念是佛,动念是众生。 吗? 又为什么教我们起心动念呢? 我们用作意,是为了要利用它借它为方便,修行好前进啊! 譬如,你去美国,一定要先坐汽车到机场(如果连机场都到不了,那怎么能去美国呢? )到了机场,一定要上飞(可是上飞机并不是美国啊! 要不上飞机,又不能到美国。 )上了飞机,一定要下飞机(要不下飞机,又不能到美国。 )上了飞机,一定要下飞机(要不下飞机,怎么能到美国呢? )同样的道理,作意虽也是起心动念,但为了对治其他妄想,不得不用它。 修佛道就是这样,舍下取上,舍一个取一个,取一个舍一个,直至到了究竟处,证到无所着等正觉,方才无取亦无舍。 讲到这儿,可知念佛法门最为圆顿。 一句佛号可以凡夫到成佛一直到底。 凡夫开始修行是念佛,念到登地菩萨还是念佛,最终达到能念的人,就是所念的佛。 所以念佛法门至圆顿。 发布时间:2025-10-17 09:36:12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