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旨归: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三年 -第五天 内容: 佛七讲话[第一期]一九八三年 -第五天第五天少欲知足精进念佛今天和大家讲一讲,你们回家去,念佛应该注意到些什么。 昨天讲过,不要贪恋娑婆。 不贪恋娑婆一定要少欲知足。 要知道,少欲则道增,多欲则道消。 消有减退的意思。 所以各位回去,不要多欲,自然就不贪恋娑婆了。 平时对一切享受,存足够的心就可以了;吃得只要疗饥,便很不错了,已经很好了;穿这衣服,不合体,料子也不好。 这样会大损福报。 对一切事物都应该认为很可以,很好,少欲知足,莫多贪求,尤其是不可生奢泰心。 奢就是奢侈浮华,泰就是处处求安逸。 如若有了这个心,你想哪还有心求生西方,哪还有心求阿弥陀佛呢? 欲念到底有多少种呢? 世间法染污我们的心的,略说有五种。 一种就是钱财。 大家对钱财不要生贪心。 家产、家业不要希望太扩大;要不然,临命终时会落入一个恋字;家财不太大,临命终时就能落入一个舍字。 大厦千间,睡眠不过八尺之地,你要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你觉得你是享受,命终以后,洋铜灌只,热铁缠身,有你受的了。 钱财不是不可以要,要会用。 用它干什么呢? 供养三宝,布施众生。 菩萨也要钱,他把他的钱财供养三宝,布施众生。 这是第一个欲,大家记住,不要贪恋,它是牢狱,使你脱不掉。 第二个是色。 男贪女色,女贪男色,也是人间的牢狱。 家破、人亡、国败,差不多都是因为贪色。 不要说别的,我们看看中国历史,每一个朝第一供几乎完全是贪色亡国的。 智者求脱离,愚人受乐者。 智者远离色欲,如避蛇蝎,如高地狱。 所以古德有一句话说:已出远离色欲,没有再想入地狱的。 色也是一项牢狱,我们一定要求脱离。 第三项欲是名。 名,也是一个大牢狱。 有的圣贤有基实在的才能,德行,还求远离其名呢。 古人说,实至名归,古德有其实,还不求其名,我们愚痴凡夫,毫无实德,怎可虚求其名呢? 虚名是伤德之物。 大家可能都知道,人差不多都是为名丧失命的。 你愈想求名,而名愈丧失,因为你没有实德,而且贪求声色,虚妄作为还将伤德。 你要是有实在的德行,名不必求而自来,来也不必贪恋。 只听说过,贤哲保身,没听说过,贤哲要名的。 贤就是贤人,哲就是很有才智,很有学问的。 第四个是我们在世间的一项大欲,那就是食,就是贪口腹。 贪恋口腹,处处讲究吃喝,那还有心求生西方,求见弥陀? 口腹自恣,罪由此出。 一切罪都是由这儿产生。 大家都知道,贪图口腹的人一定要杀生,哪怎么不造罪呢? 世间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为了吃,应该减轻食欲,修道要紧。 第五项叫睡眠。 智者大师说,睡要不节不恣。 睡眠不足,念佛时容易昏沉,打瞌;睡眠过多,浪费时间,妨碍修持,正当睡眼是需要的,可是不能太过分。 假使财、色、名、食、睡这五项欲不入舍的话,就绝对没有心念阿弥陀佛,没有心求生西方。 所以一定要下决心,舍此五欲。 少欲自然就知足;知足自然安心求道:安心求道,才能真正念佛,真正念佛,才能往生极乐,大家回家。 要少欲知足念佛。 要是真的这样念,不超过一个月,定可得到一个很好的境界,那就是,一句佛号能轻轻易易地就起来,能不由自主地就念起来。 你要想其他的事情,倒还要用力先把这声佛号放下,然后再想,这叫做念佛心,初调。 初调就是初初调伏粗重的散乱心,虽然没有大用处,不过说明你念佛已经有了相当的进步了。 这个境界不不久就会消失。 为什么呢? 因为这一念不容易持久。 如若再努力,再精进念佛,这个境界就会再出现,久久用功,就可念到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当这个境界消失时,自己就知道散乱心,五欲心又在起来了。 假使已有人得到这种境界的,希望努力精进念佛,有些还没有得到这境界,也希望努力精进念佛去得到它。 虽然它不能耐保证肯定往生,可是它是往生极乐世界的第一步。 希望大家固回去后,少欲知足,精进念佛。 现在开始念佛。 发布时间:2025-10-15 11:03:57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