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临终助念要专一念佛 内容: 问:世俗专认念佛为送死,念观音为保生,以故修净土未精者,及年未老者,临终多因恋世,念观音。 助念者,往往徇其意,或从其家属之意,因亦助念观音,不念佛。 果病愈,固无憾,否则既碍灵感之名称,又误生西之机缘。 未知若遇此根性,如何办法,始圆通。 是否先念观音以保生,及其既死,转念佛号以送死乎。 或始终专念观音,亦可令彼寿未尽即愈,寿已尽即生西乎。 答:人有大病,即当作往生想,一心念佛。 若寿未尽,由念佛故,即可速愈(阿弥陀即无量寿,即是消灾延寿)。 至于为人助念,何可为念观音,又为祈寿乎。 念佛,寿未尽亦能延生。 念观音,则无求往生之心念,若寿已尽,则误事。 非念佛定死,念观音定不能往生。 然痴人以无求往生之心念之,故亦只成误事之一种业感也。 无量光,即消灾。 无量寿,即延寿。 念阿弥陀佛,极功尚能成佛,岂不能延寿而令速死乎。 (文钞三编卷四〈答念佛居士问〉)又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 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清净。 若持咒则只有加持力,彼无由随诵。 此从古以来之定例。 助念于将去时为最要。 岂持咒毕,方以念佛回向乎。 光《文钞》中亦有其说。 凡一切念佛不念佛人,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切勿另诵别种经咒。 则不能令彼心中默随也。 关系非小。 故为补书于后。 又人之临终,助往生念佛,只宜击引磬,不可击木鱼。 木鱼声浊,引磬声清。 阁下试于朝暮念佛时,息心谛听,自知优劣。 (佛光社社刊第四期,印光〈与江易园居士书其一〉) 发布时间:2025-10-12 15:48:12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0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