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净三业了脱生死 内容: ◎智 谕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 学佛是为了了生死。 有人说,我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 药师偈明明说的:拔苦必期二死尽。 生死之因有粗有细,大家学佛要简别,凡是消业障,是佛法,不消业障,没有用;断烦恼,是佛法,不断烦恼,学它干什么呢? 除妄想,是佛法,不除妄想的,没有用;破无明,是佛法,不能破无明的,没有用。 大家回去学佛,可以简别你所学的法门。 这四种因就是:消业障、断烦恼、除妄想、破无明。 还有四种是微细的。 这四种身口意皆说。 微细的四种单约意根说。 那四种就是爱、着、染、淫。 那四种统通归于欲。 今天我们不说那四种,单说消业障、断烦恼、除妄想、破无明。 因为这四种要断除的话,从清净三业作起。 业障有七种,在身,就是杀、盗、淫(在家众是邪淫),在口业,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这七种称为业。 还有三种是贪、嗔、痴,这三种就是烦恼,也称为惑。 苦报就是这十种业造成的。 它有生次第,和断次第。 生次第由细到粗,断次第由粗到细。 生,无明生妄想,妄想生烦恼,烦恼造业,业系苦落入六道。 要想断它,正相反,先从粗的断,最粗的是身业,先断杀盗淫,再断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最后断贪嗔痴。 贪嗔痴是菩萨戒受。 断杀,杀有自杀、教人杀、见杀随喜,都犯杀业。 自杀最重,可是不广。 教人杀,比较轻了,可是广泛。 例如大家吃荤,就是教人杀。 见杀随喜,最轻,可是最广。 大家路上看到杀蛇的,不要看,替它念佛求它往生。 你如果看他如何杀法,那是犯杀业,因为那是见杀随喜。 盗,最微细,最容易犯。 你如果用什么东西,先和对方讲一声就不犯了。 你不讲就用,就犯盗。 淫这一项,有正淫邪淫。 在家众戒邪淫。 可是正因为戒邪淫,不得道,不得解脱。 他的果报只在人天。 出家众戒正淫,所以他能得道。 佛讲得明白,戒律上再三地说,淫欲行是障道法。 出家受戒第一条是戒淫,因为他要成就无上佛道故。 在家众五戒第一条戒杀,因为他要成就福报故。 障道的,淫最重;障福的,杀最重。 如果有人能够断淫,成就果位。 断淫之人在四果,四果是阿罗汉。 至于口业,恶口是骂人,你讲话令对方不高兴,也算犯恶口。 妄语是撒谎,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知言不知,不知言知,都是妄语。 绮语是邪绮,邪就是不正,绮就是不实。 比方你谈论麻将啦,谈论歌啦,谈论跳舞,都算绮语。 两舌是挑拨是非。 口业有四项,防备之法很简单,少说话,多念佛。 贪嗔痴在意业,贪是贪得、贪求。 嗔是嗔恨。 贪和嗔都是愚痴。 防备之法,念佛令心清净。 所以念佛法门功德无量,真心念佛的人不会杀,不会偷盗,不会淫,不会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不会有贪嗔痴。 所以大智度论讲,菩萨参禅唯念一佛。 我们就唯念阿弥陀佛。 今天和大家讲的很明白,大家用心,可以得到受用。 从小说,可以得大小乘果;从大处说,可以证无上菩提。 大家回去,要切实注意到,如果你连一个苍蝇蚊子不敢杀死,定得往生。 你说,苍蝇蚊子很讨厌,不能不杀它呀! 你可以方便驱除它。 希望大家各自检点,十恶业不犯,这是诸大仙人道,诸大仙人就是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成佛,不过从这里去的。 今天我们讲到这里,开始念佛。 摘自《智谕老和尚著作集》 发布时间:2025-04-12 17:40:17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