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种马 内容: ◎ 杨 梅释迦牟尼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弟子们静静地等待着佛陀的开示。 佛陀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是良马。 主人为它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它能日行千里,快如流星。 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便知道主人的心意,前进后退、或快或慢都能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 这就是能明察秋毫的第一等良马。 第二种是好马。 当主人的鞭子抽过来的时候,它不能马上警觉。 但当鞭子扫到马尾的毛端时,它能知道主人的意思奔驰飞跃,也算得上是反应灵敏的好马。 第三种是庸马。 不管主人多少次扬起鞭子,它见到鞭影都无反应,甚至皮鞭抽打在皮上,它都无动于衷。 只有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地打在它的肉躯上,它才开始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是驽马,主人扬鞭时它视如无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仍无知觉;知道主人盛怒之极,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入骨髓,皮肉溃烂,才如梦初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佛陀说:弟子们! 这四种马好比四种不同的众生。 第一种人听说时间有变化无常的现象,生命有陨落生灭的情境,便能肃然警惕,奋起努力,立志创造崭新的生命。 就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 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月圆月缺,看到生命的起起落落,也能及时鞭策自己,不敢懈怠。 这就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到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 第三种人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有经历死亡的煎熬以及肉身坏灭,看到颠沛流离困顿的人生目睹骨肉离别的痛苦,开始忧虑恐惧,善待生命。 这就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打的皮肤之苦,才能幡然醒悟。 而第四种人只有当自己病魔侵身,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 这就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 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 禅思禅悟:佛陀借马说人,着实精妙。 人生苦短,生命可贵,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日益精进,像第一类马一样驰骋不息,不要等到来不及时方才后悔莫及。 摘自《101个禅经佛理的经典故事》 发布时间:2025-03-26 10:33:53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