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因果启示:忘本悖德 内容: 忘本悖德李皋。 摄温州事。 行县。 见一媪。 垂白而泣。 哀而问之。 对曰。 李氏妇。 有二子。 钧。 锷。 宦游二十年不归。 贫无以自给。 时钧为殿中侍御史。 锷为京兆法曹。 名重于时。 皋曰。 入则孝。 出则悌。 若二子者。 岂可备位。 由是举奏。 并除名勿齿。 (李皋传)唐朝德宗年间,李皋治理温州政事时,有一次到境内各地去巡视,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独自一人在哀伤哭泣,李皋心中怜悯,便近前讯问他的身世境况,老妇人回答说:我是李氏妇人,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李钧,一个名叫李锷,先后离乡背井,到京都去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可是至今已经二十年了,一直没有回来探望,二十年来,我孤苦伶仃,家境贫穷,如今已经无法维持生活了。 话未说完,便哽咽悲伤,老泪纵横。 李皋听罢,非常同情又愤慨。 原来当时老妇人的儿子李钧,在朝廷官任殿中侍御史(居殿中纠察非法),李锷官任京兆法曹(掌治京师),名位声望都隆重于当时。 李皋感慨地说:为人子弟『入则孝,出则悌』在家里的义务责任,对父母要心存恭敬,服劳奉养,以尽孝道,出门在外,才能仁爱推及一切人,像李钧、李锷这样忘本之人,在朝为官,怎能公正尽忠呢? 于是列举李氏二子不孝之过,上奏朝廷。 皇上得知,便下令免除两人的官职,并屏斥于远方,终身不录用。 从此天下人对李钧、李锷感到羞耻,不愿与他为伍。 按父母教养子女,长大成人,恩德最重,情义最深。 为人子女,应该知恩报德,以尽孝道,这是天经地义之事,也是立身处世,行仁的根本,人格的基础。 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 观李氏二子,自己享受荣华富贵,竟对家中贫困老母,弃置不顾,违背德义,违逆天理,良心已丧,宜为天下所不愿与之为伍矣。 发布时间:2025-10-06 16:54:28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9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