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因果启示:弃法受赂。 内容: 弃法受赂。 自此至见杀加怒。 俱就问刑上说。 凡衙役书吏。 亦在其中。 非专指刑官也。 太上言曲直轻重。 首以弃法受赂为言。 盖曲直轻重。 自有一定之法。 惟意在得钱。 故任赂己者一所请而颠倒之。 若不知有法然。 出死入生。 而民无所措手足。 独不念天怒人怨。 必罹奇祸乎。 明颜茂猷曰。 居官之人。 业自诗书礼乐中来。 岂不知廉洁足尚。 第习见夫营官还债。 馈遗荐拔。 非此不行。 初犹染指。 而积久日滋。 性情已为腥膻所中矣。 且人心何厌。 至百金。 则思千金。 至千金。 必思万金。 又甚则权势薰赫。 财帛充栋。 已积为陈朽。 而犹未足也。 旁观莫不笑之。 而当局者不知。 盖实有钱癖焉。 大都为子孙计久远。 不知多少痴豪子弟而灭门。 多少清白穷淡而发迹。 矧福禄有数。 多得不美之财。 留怨债与子孙偿。 非所云福也。 至于立庙祀。 赡宗族。 救穷亲。 固是美事。 然有欲速尽美之心。 则悖入必甚。 何如积德凝祥。 官久自富之为绵远哉。 凡居官嗜酒。 嗜淫。 嗜杀。 皆起于贪财。 嗜财之病。 皆起于纵意成习。 习已成时。 肝肠为换。 舍死以徇。 不自管其有用无用也。 有初筮仕时。 犹能矜持。 至老境。 却低回就之者。 只缘渐渐以官为家。 以财为性命耳。 然殊胜于一入荣膴。 便带锄头畚锸来也。 凡受赂。 则必酷。 彼以为不打。 则群情不惊。 货贿不来也。 受赂。 则必横。 彼以为不颠倒曲直。 则理胜于权。 人有所恃以无恐也。 受赂。 则必护近习。 通意旨。 彼以为不虎噬成群。 则威令不重。 不曲庇私人。 则过付无托。 且短长既为所挟。 肝肠阴有所屈也。 一贪生百酷。 一酷吏。 又生百爪牙。 吁。 民几何而不穷且盗哉。 最难堪者。 得强劫之狱。 亦为卖放。 受枉法之赇。 转而树威。 夺小可铺行之货。 执彻骨穷独之刑。 至于官爵愈大。 统辖愈众。 一人受贿。 则千人骫法。 十人弄法。 则万人作俑。 如元载之胡椒八百石。 贾似道之糖霜八十瓮。 夫固已乱天下矣。 然其积蓄。 亦安在哉。 夫官长。 岂第以清白自了哉。 又当禁下僚下吏下役之贪。 何也。 官长耳目有限。 其事全操之公门中人。 即如常常比较。 时时刑罚。 其间贫而遭累。 冤而负罪。 愚而被欺。 弱而受制。 呼天控地。 无可告诉。 惟公门中人。 下接民隐。 上通官情。 艰苦孤危之时。 扶持一分。 胜他人方便十分。 宽假一次。 胜他人方便十次。 若能释贫解怨。 教愚扶弱。 无乘危索骗。 无因贿酷打。 无知情故枉。 无舞文乱法。 则一日间。 可行十数善事。 积之三年。 有数万善。 人当困阨。 谁不知感。 神明三尺。 宁无保佑。 自然吉庆日至。 子孙昌盛。 如其不然。 怨毒之财。 得亦非福也。 又有穷人无财可骗。 从而酷刑。 徒损阴骘。 积怨何为。 无论古昔。 即今豪杰之士。 潜身衙门中者。 亦时祭孤修斋。 收葬髑髅。 亦有亲老家贫。 求财养赡。 尽是好心好人。 谁非孝子慈父。 但恐视财太重。 或乃阴谴非轻。 何如酌财可否。 存心方便。 稍贬虎威。 莫肆狼毒。 命里有时终须有。 享福后来必长久乎。 中有善信妙人能以此意化导同侪。 功德尤无量也。 夫为公役者。 惯捍文网。 习鞭挞。 如人业屠相似。 积久杀机日盛。 生意日微矣。 故有初入衙门。 犹有心存。 老年猾贼。 并忘前性。 又有自己尚是好人。 大众一攻。 竟坠恶道者。 故术不可不慎也。 其斲丧甚者。 狐假虎威。 自谓豪杰。 作奸不法。 争夸胆智。 而不知造恶造业。 子孙受之。 来生偿之。 亦何益乎。 休论其远。 即观耳目前。 害人过多。 索骗过甚。 为邑民共侧目者。 有谁不罹宪网哉。 间有持斋诵经。 以赎前罪。 固亦良心之萌。 可解一二。 然恃此谓过恶可赎。 肆行不顾。 则非也。 得财不义。 布施无益。 且忏罪而复造罪。 罪益重焉。 不如就此作方便。 宽贫穷。 救冤苦。 人知其忠厚长者。 则倚仗必多。 得财亦裕矣。 近有公宪。 远有冥责。 思之思之。 明耿九畴。 为两淮盐运司。 廉名大著。 尝坐水傍。 一童子曰。 水之清。 不如使君之清。 天顺初。 欲举廉介之仕。 以风天下。 召用为都御史。 后为尚书。 子裕。 遵父教。 世守清修。 亦官太子太保。 吏部尚书。 樊光。 为交趾郡佐。 在廨视事。 忽风雷大作。 光及男并犬。 俱震死。 妻于霆击之际。 见一道士。 撮置其身于别所。 遂得免。 人问其故。 妻曰。 曾有二人相讼。 同系狱。 无理者。 纳赂于光。 光即出之。 有理者。 大被拷掠。 抑令款服。 所送饮食。 光悉夺与男并犬食之。 其囚饿将死。 闻于狱内。 披发诉天。 不数日间。 遂有此事。 侯鉴。 为江夏令。 与一僧有旧。 每暇必访。 访则必已先治具。 偶一日至。 延待殊阙。 鉴问之。 僧曰。 公每来。 土地必先报。 此番不报。 是以失待。 鉴惊。 谕僧问土地不报之由。 是夕僧梦曰。 侯鉴本合作宰相。 近受胡氏银六十两。 枉断一事。 天曹已削宰相位。 但得作监司。 与吾无统摄。 故不报也。 夫以六十贿金。 易了宰相之位。 智耶愚耶。 且神明不尽逐一诏人。 则受赃减福。 而不自知者众矣。 又如推官魏钊。 曾受贿四百金。 故出人罪。 使死者含冤莫伸。 上帝削其禄秩年寿。 逾年而卒。 今人往往谓出罪不比入罪。 藉为口实。 其如法之不容纵。 冤之不可枉何。 秀水贺灿然。 为刑幕。 廉介不贪。 治事平恕。 情法允当。 罪之可矜者。 每多超豁。 值山东河南两省凶荒。 贺又作疏。 劝姚思仁请赈。 所活千万。 后贺四十成进士。 官至吏部尚书。 陈公才。 尝梦神曰。 子醉魁也。 且联第。 官至巡抚。 觉而语人。 或曰醉。 辛酉也。 至辛酉。 果中式。 会试不第。 讶梦不验。 复梦神曰。 天数固定。 转移在人。 如天子宠一大臣。 厚与爵禄。 大臣茍不效忠。 能无夺其爵禄耶。 或恃宠而专恣刑戮。 且及之矣。 天数国法一也。 子乡举后。 所行五事。 受人贿赂。 损德多矣。 安得怨天之夺汝福耶。 从今修德。 或保天年。 不然。 并夺汝寿。 陈泣拜而觉。 悔过迁善。 仅以训导终。 夫孝廉矜贡。 当修身如玉。 务为种德之事。 则登第特升阶之易耳。 奈何走入势利门中。 惟图快心浓意。 不知文高不遇。 功名有碍。 甚至削年夭寿。 皆此类也。 有志者。 请即返而修己。 至于乡绅。 为民之望。 家居而为善。 可以感郡县。 风州里。 培后进。 其为功化。 百倍于士人。 故能亲贤扬善。 主持风俗。 上也。 正身率物。 恬静自守。 次也。 下此则求田问舍。 下此则欺孤暴寡。 下此则图财谋利。 说事过钱。 风之变也。 非敢道矣。 王藻。 为刑吏。 每日持金归。 妻疑其鬻狱所得。 因遣婢。 馈猪蹄十脔。 及归绐曰。 送十三脔。 藻怒婢窃。 严掠之。 诬伏。 妻乃曰。 君日持钱归。 我疑煅炼成狱。 姑以婢事试汝。 夫刑罚之下。 何事不承。 愿自今勿以一钱来。 不义之物。 死后必招罪咎。 藻悚然大悟。 汗流浃背。 题诗曰。 枷拷追来只为金。 转增怨业几何深。 从今不愿顾刀笔。 放下归来游竹林。 即散所有。 弃家学道。 后证保和真人。 张一索者。 京师刑官差役也。 谋票拘人。 动以一绝大铁索自随。 得钱快意。 方行释放。 稍不遂欲。 非私加吊拷。 即妄禀本官。 言此人踪迹诡秘。 宜送监禁。 且上结书吏。 下构禁兵。 诬妄吓诈。 无所不为。 三年致富。 人皆畏之。 号曰一索云。 当被孔巡按访拏处死。 抄产入军。 妻女发入教坊。 今之衙门中吏役等辈。 磨牙吮血。 如张一索者甚多。 未入则劝其务农贸易。 已入则劝其改恶从善。 凡在亲朋。 皆当留意。 张和思。 为狱官。 贪贿而酷。 每断囚。 必诸刑备施。 枷锁杻械。 困楚至极。 囚见之。 莫不破胆。 号生罗刹。 所生男女。 皆著肉枷肉杻。 堕地即死。 后和思亦坐法受诛。 又一狱卒。 贪虐诸囚。 囚不堪其苦。 卒必得钱乃少止。 后生子。 亦有肉枷。 不数年死。 卒亦杖毙。 夫生人之苦。 牢狱为最。 其中秽杂疫痢之苦。 暑月为最。 京师每年奉旨热审也。 未有行者。 若得仁人君子。 请定为例。 未减者。 清理一番。 重囚在系者。 务遣的当幕官。 扫囹圄。 涤枷杻。 以广圣主好生之仁。 暑月无得滥受词。 无得轻羁候。 不时调监簿。 查囚数。 严禁吏役不得滥入人罪。 务使眼前火坑。 化作清凉世界。 此只在当路者。 念头动。 舌头动。 笔头动。 一霎时耳。 嗟乎。 如上历说。 吏役酷民之弊。 何处无之。 牧民者。 在衙内熟睡清梦。 亦思量到此乎。 善夫朱胜之言曰。 吏书贪。 吾词不付房。 隶卒贪。 吾不妄拘杖。 狱卒贪。 吾不轻系囚。 发布时间:2025-10-06 15:20:23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9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