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旨归:宋朝太常杨杰往生记 内容: 宋杨杰(王仲回),字次公,无为人,自号无为子。 元丰中,官太常。 初好禅宗,从天衣禅师游,参庞公机语。 及奉祠太山,睹日出如盘涌,忽大悟。 熙宁末,以母忧归,闲居阅藏经,遂归心净土。 绘丈六阿弥陀佛,随身观念。 平生著述,多指归净土。 其天台净土十疑论序云,爱不重,不生娑婆。 念不一,不生极乐。 娑婆,秽土也。 极乐,净土也。 娑婆之寿有量,彼土之寿则无量矣。 娑婆备诸苦,彼土则安养无苦矣。 娑婆随业,轮转生死。 彼土一往,则永证无生法忍,若愿度生,则任意自在,不为诸业缚矣。 其净秽寿量,苦乐生死,如是差别,而众生冥然不知,可不哀哉。 阿弥陀佛,净土摄受之主也。 释迦如来,指导净土之师也。 观音势至,助佛扬化者也。 是以如来一代教典,处处丁宁,劝往生也。 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不著此岸,不留彼岸,不止中流,唯以济度为佛事。 是故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又无量寿经云,十方众生,闻我名号,忆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所以祇洹精舍无常院,令病者面西,作往生净土想。 盖弥陀光明,遍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圣凡一体,机感相应。 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极乐。 众生心中净土,念念弥陀。 吾以是观之,智慧者易生,能断疑故。 禅定者易生,不散乱故。 持戒者易生,远诸染故。 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 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 精进者易生,不退转故。 不造善不作恶者易生,念纯一故。 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实惭惧故。 虽有众善,若无诚信心,无回向发愿心者,则不得生矣。 噫,弥陀甚易持,净土甚易往,众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众生何。 夫造恶业入苦趣,念弥陀生极乐,二者皆佛言也。 世人忧堕地狱,而疑往生者,不亦惑哉。 元祐中,官两浙提点刑狱,卒。 临终,说偈曰,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 太虚空中,之乎者也。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先是有司士参军王仲回者,与杰同乡里,尝从杰受念佛法门。 问,如何得不间断。 曰,一信之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 仲回跃然。 明年,杰守丹阳,一夕,梦见仲回云,向蒙以净土为导,今得往生,特来致谢,再拜而出。 已而得其子讣书,言仲回预知化期,遍别亲友,逝矣。 杰既卒,其后有荆王夫人,梦游西方,见一人坐莲华上,其衣飘扬,宝冠璎珞,庄严其身。 问何人,云杨杰也。 (东都事略,乐邦文类。) 发布时间:2025-09-30 14:22:07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8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