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宗公案:斩头觅活 内容: 斩头觅活,禅林用语,字面上意思是砍掉脑袋,寻求活命。 譬喻痴迷愚蠢或为时已晚的言行。 云门文偃(846-949),唐末五代禅师,为云门宗始祖,浙江嘉兴人,俗姓张。 幼年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出家,遍览诸经,深究四行律。 初参睦州踪禅师,依附数年,尽得其道。 又参雪峰义存,受其宗印。 后历叩诸方,参究玄要,声名渐著。 曾投于灵树如敏会下,如敏推为首座。 灵敏圆寂后,嗣其法席。 同光元年(923)于云门山创建光泰禅院,海众云集,法化四播。 云门文偃曾开示道:古来老宿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随语识人。 若是出草之谈,即不与么。 若与么,便有重话会语。 不见仰山和尚问僧:近离什么处? 僧云:庐山。 仰山云:曾游五老峰么? 僧云:不曾游。 仰山云:闍黎不曾游山。 文偃进一步开示道:此语皆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谈。 有时云若言即心即佛,权且认奴作郎;生死涅槃,恰似斩头觅活。 若说佛说祖,佛意祖意,大似将木 槵子换却你眼睛相似。 洛浦元安禅师(843-898),陕西凤翔人,俗姓淡。 二十岁于歧阳怀恩寺出家,曾问道翠微、临济。 临济尝称之为临济门下一只箭,谁敢当锋。 后于夹山善会之会下得心要。 历住洛浦、苏溪。 洛浦元安临终前示众道:吾非明即后也。 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觅活。 第一座对曰:青山不举足,日下不挑灯。 洛浦元安道:是什么时节,作这个语话? 时有彦从上座对曰:离此二途,请和尚不问。 洛浦元安道:未在更道。 彦从道:彦从道不尽。 洛浦元安:我不管汝尽不尽。 彦从道:彦从无侍者只对和尚。 元安便休。 至夜,令侍者唤彦从问曰:闍黎今日只对,甚有道理。 汝合体得先师意。 先师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且道那句是宾,那句是主? 若择得出,分付钵袋子。 彦从曰:彦从不会。 元安道:汝合会。 彦从:彦从实不会。 元安喝出,乃曰苦! 苦! 次日午时,其他僧人举前话问元安,元安答:慈舟不棹清波上,剑峡徒劳放水鹅。 便告寂。 绍兴东山觉禅师曾开示道:三通鼓罢,诸人各各上来,拟待理会祖师西来意? 还知剑去久矣么? 设使直下悟去,也是斩头觅活。 东山事不获已,且向第二头鞠拶看。 佛祖言教,方便化人,若以方便为究竟,无疑如执指为月,永无出头之期,恰如斩头觅活。 发布时间:2025-09-19 11:51:00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