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宗五家:沩仰宗:灵祜、慧寂和沩仰宗 内容: 灵祜和弟子慧寂是沩仰宗的创始人。 因灵祜常住潭州沩山,慧寂常住袁州仰山,故称其宗派为沩仰宗。 据《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等载,灵枯(77l一853),俗姓赵,福州长溪(治所在今福建霞浦南)人,15岁出家,三年后受具足戒,学大小乘经律。 曾先后在浙江天台遇寒山、拾得,均指示他从学于百丈怀海。 年23到江西百丈山参怀海,为上首弟子。 唐宪宗元和年(806--820)末,到潭州沩山(今湖南宁乡西),数十年间,聚徒众多达千余人,建同庆寺。 会昌年间曾一度还俗,后因裴休所请,重新剃发,徒众复聚如初,世称沩山灵枯。 弟子有慧寂等41人。 慧寂(814893)俗姓叶,韶州怀化(今广东番禺东南)人。 17岁从南华寺通禅师出家,先参宗禅师,再参耽源,数年后师从灵祜,随侍十余年。 35岁后开始传禅,先住王莽山. 次移住袁州(江西宜春)仰山,、弟子有十余人。 慧寂之后传三世法系不明。 在禅宗五家中,沩仰宗兴起最早,也衰亡较早,大约共历时150年左右。 沩仰宗教禅学禅的主要特点是所谓圆相说。 师徒或师友进行禅学交流时,常用画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 他们往往画一个圆圈,在圈中写一个字或画一个图案,称圆中有方,以不同的图案表达不同的意思。 如或画此0相乃纵意,或画相乃夺意。 据说圆相共有97种,始作于南阳慧忠。 为沩仰宗所承袭。 文益在《宗门十规论》中指出,沩伸一派的宗眼(宗旨)是方圆默契。 即画圆中有方的图案。 并不说话(默),双方由此心领神会(契)。 这正如仰山慧寂指出的:诸佛密印,岂容言乎? 把圆相视为神秘的符号,以这种符号来交流,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体验。 这种做法与《周易系辞传上》讲的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思路相似。 发布时间:2025-09-17 18:17:37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