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禅宗思想:从当下开始修行! 内容: 我曾多次聆听少林寺禅师们的法音,他们对于修行和禅修的理解,让我心生无限敬意。 时下社会,物质经济甚嚣尘上,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富足之时,却忍受着精神生活的贫穷与匮乏。 于是,参加种种禅修活动成了不少城市民众,特别是白领们的最佳选择。 通过禅修,能使我对四大无常认知得更为深刻;通过禅修,能使我们的诸多妄念消弭于无形,内心迅速得到宁静和安定。 禅师说,心本来是清净的,因为执着贪欲和情感,紧紧抓着却不愿放手,而滋生无穷烦恼。 当了解实相后,我们的心就会趋于平静。 如何了解实相呢? 那就是通过修行,来保持正念觉照,平息内心。 而修行如何开始呢? 当下开始即可!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 即是在告诉各位修行之人,若要觅心,皆了不可得。 唯有从当下做起,才能将修行落到实处。 对于修行人而言,无明与执着是大碍,若能破除无明、了却贪执,时时刻刻保持当下的正见正念,就能心如明镜,如如不动。 因为,正见正念好似一盏明灯,灯的方向是无误的,我们到达目的地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到达目的地的过程是艰难的,就好像是爬山一般,越到上面越难,一旦往下就容易了。 如果我们能护住当下的念头,一心不乱,向着目的地持续进发,坚实地走好向前方的每一步路,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佛教认为,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诸受是苦,涅槃寂乐。 一切事物缘起性空,如幻不实。 唯有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时刻认清自己。 当你从当下开始观照自心时,就不容易被思维情绪所迷惑,不会误以为思维情绪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觉得心情不好,诸事不顺,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思维和情绪作祟,他们是随境而生,难以被控制。 若被思维的念头所约束,我们就会烦恼不已。 在禅修的过程中,禅师会开导我们,一切的事相都是刹那生灭的,不是恒常的。 一念生灭,前一个念头刚刚息灭,马上又会生起另一个念头。 只有我们从当下观照念头,用佛教的正思维来调和生起的心念,就不易被念头带着跑。 当你从当下开始修行了,就会觉得所有的修行生活都是成就自我的一个个独一无二的片段,这样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殊胜的。 禅师说,我们的心就像是流水经过的一块石头,流水就像是我们息息不止的念头,流水经过石头时起了个浪头,看起来那浪头始终在那里,没有变易。 殊不知,剎那前的浪头,早已流至数丈之外了,新浪接着旧浪,源源不断地流经石头,每一股流水流经石头时,就成了浪头的延续,而这个石上的浪头就像是我们的现在心,也就是我们当下的这一念,虽然我们依然留不住它,但其流经的那一剎那,是我们的心可以接触到的。 可见,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当下这一念是何等重要的了。 如果我们从生命的当下着手,去寻找内心烦恼的根源,就能顺藤摸瓜,找到解决烦恼的方法。 所以,不管我们在何时何地,处于什么样的特定状态,只要愿意从当下入手,从当下修行,就能获得无尽的法喜与禅悦。 在一次的禅修讲座上,主讲法师问:你认为当下之外能够经验过、做过、思想过、或感觉过任何事吗? 任何事有可能发生或存在当下之外吗? 绝大多数学员都认为有可能在当下之外,因为一切事情都是虚幻不实,非是恒常不便的,所以完全有可能在当下之外。 而法师却说:过去不曾发生过什么,它发生在当下。 因为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和现在,只有当下才是生命唯一存在的形态。 现在我们清楚了,修学当下就是让自己能够把握住时刻不断的念。 对于凡夫而言,很难觉知内心狂乱不安的杂念,因为他们的心散乱,如一池浑浊的水,只有等那些泥沙都沉淀下来了,才能现出清净的水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集小流,无以成江河。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在克服狂妄不羁的心念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详。 就在一个个当下,我们倍觉神清气爽,心内坦然。 好,既然修行从当下开始,我们就应该将所学的正法,从当下开始,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比如慈悲、布施,请在当下奉献你的慈悲,将你的布施惠及更多有情众生;比如孝顺、慈爱,请从当下开始,将你的孝心呈现给你的父母,将你的慈爱奉献给那些老弱病残和需要帮助的人。 只要你从当下开始,不管是你的修行,还是你的身心,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你也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修行从当下开始,我们一起精进吧! 发布时间:2025-09-13 14:07:43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7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