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除一切盖障菩萨陀罗尼咒章二句讲解 内容: 咒章第二句:生起甘露,疾速获得大乐,圆满成就甘露,梵语amrta,巴利语amata。 音译阿密哩多、阿蜜栗多。 意译作不死、不死液、天酒。 即不死之神药,天上之灵酒。 吠陀中谓苏摩酒为诸神常饮之物,饮之可不老不死,其味甘之如蜜,故称甘露。 亦以甘露比喻佛法之法味与妙味长养众生之身心。 密教则称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为不死甘露。 注维摩经卷七(大三八·三九五上):‘什曰“诸天以种种名药着海中,以宝山摩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药。 ”(中略)生曰:“天食为甘露味也,食之长寿,遂号为不死食也。 ”’无量寿经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 阿弥陀佛三名(无量寿、无量光、甘露)之一。 密教称阿弥陀佛为甘露王。 还有,军荼利明王也是称为甘露明王。 此一明王以慈悲方便,成大威日轮以照耀修行者。 流注甘露水,以洗涤众生之心地,因此又称为甘露军荼利明王(Amti-Kuali,阿密利帝明王)。 在我们中国,甘露,首先是指甘美的露水。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甘露》(释名)引《瑞应图》:“甘露,美露也。 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故有甘、膏、酒、浆之名。 ”清·孔尚任《桃花扇·先声》:“请问那几种祥瑞? 河出图,洛出书,景星明,庆云现,甘露降,膏雨零。 ”在佛教,梵语的意译。 喻佛法、涅槃等。 《法华经·药草喻品》:“为大众说甘露浄法。 ”南朝·梁·沉约《和王卫军解讲》:“甘露为谁演,得一标道心。 ”南朝·梁·萧统《东斋听讲》诗:“既参甘露旨,方欲书缙绅。 ”在除盖障菩萨的咒句中,皈依本尊,生起最极清净之法雨甘露,清洗一切众生之心垢和黑业习气,令身心清净。 这是一重意义。 究竟而言,甘露为涅槃,为真如空性。 尽除一切盖障烦恼,令真心显现,获得超越二元对立的寂灭之乐,涅槃之妙乐,究竟解脱。 由于法界的重重理事相应,故咒章也与重重事理相应,含摄无量义、无量法。 除了胜义谛上讲的涅槃,此咒还应与拙火、气脉相关。 生起甘露,疾速获得大乐,和拙火瑜伽、拙火三摩地如出一辙。 修拙火时,生起昆达利尼灵热,由海底轮激活生起,同时观想顶轮降下甘露,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南怀瑾先生曾说:“顶轮─从额头发际往上四横指处,也就是婴儿幼小时头部会跳动处(注:一般称为孩儿囱门),此处未封闭前为先天,婴儿还处形而上之境界中。 此轮又名大乐轮,未打通前腿酸脚麻,一旦打通顶轮,脑部气充满,其乐无比,道家指有卅二根气脉,如雨伞一样,由间脑向外分散。 ”世间、出世间的相应,除了甘露大乐对应顶轮之奥秘,还总摄世间诸法。 随着众生的心性、业力、因缘、根机,可以开显无量的宝藏。 向上与出世间般若智慧的相应,向下是世间法浅层次的相应。 有人问,此咒可以求姻缘吗? 当然可以,若是念诵求姻缘,甘露大乐可相应于男女爱情的缠绵与两情相悦。 可以求财富吗? 可以,甘露大乐会显化为处理事业的洞察力、远见和智慧,能够成办事业,给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喜欢,和布施利他的法喜。 同理也可以指信心、希望、名誉、健康、地位……这些相应的层次都与修行者的发心和修证程度有关。 通过持咒修法,与除盖障菩萨甘露大乐法性相应,自身功德聚集,当动念求愿世间事时,如求财,功德会在世间缘起上显现为财宝;求买房,会显现为买房的缘起。 一切福田,不离心田。 古代很多士大夫官员将金刚经当作平安保命的经典来念,念了几十年了,出现了很多延寿息灾的感应,但跟开悟关系不大。 古代也有些巫师念诵秽迹金刚咒来降伏鬼魅,收取钱财,跟解脱无关。 而秽迹法,是可以证出世间轮回的大法。 由于他们的发心和根机,与事业法相应。 即与密宗的羯磨部相应,除此,还有佛部、金刚部、莲花部、宝部。 而除盖障菩萨此法,可能不仅仅是属于金胎两藏体系的。 所以你修一个法门,能相应到什么层次,取决于自己的发心和证量。 有人修准提八年,入定到忉利天,这是他所能达到的层次,与天界相应。 而准提法,能证菩萨地,能生诸佛国,上根机者可达到。 所以层次有无量,看你在哪个位置,而非法有高下。 世间利益上,此咒以甘露位体,大乐为用。 在《除盖障一百八名经中》佛说能令一切有情心生大安乐。 佛说与咒意相应。 而若是修持此咒的人呢? 必然各种障碍逐渐瓦解,内心变得喜悦快乐。 这是与咒法相应后必然的结果。 众生求名,则甘露大乐相应于名利,所以佛说:“获得名声,离诸障碍。 ”总而言之,如摩尼宝珠,光芒遍照法界。 密宗中,甘露意味着长寿不死之药,阿弥陀佛亦有甘露之称号,故是无量寿,无量光。 生起甘露获得大乐,越修必是越长寿,越年轻,精力越是旺盛,越欢喜,所以为何说除盖障菩萨法能除去睡眠盖,秘密就在这里,修持之后生起显现不死之神药甘露,滋养身心,让禅修容易得定,而不是昏昏沉沉。 此咒能除一切烦恼痛苦和修禅定的五盖,所以能促进三摩地,促进禅修。 对于甘露与禅修,下面引用南怀瑾先生在诸著作中的开示:“甘露并不是露水,真正的甘露诸佛菩萨有,我们自己也有,但是一定要禅定到了某个程度才尝到。 在定中天人合一境界,肉身与天地交通,像庄子所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那时就不是口水,而是有种甘甜的液体,从头顶上流下到口中,源源而来。 这正如朱熹的话“为有源头活水来”。 密宗所谓的灌顶,也就是用自己的甘露灌顶。 到了这个境界,头顶就随时是清凉的,乃至有种快活感觉贯通全身。 打坐的人,头顶发生清凉,脑下垂体分泌液体流到嘴中,觉得香甜不绝,叫甘露灌顶。 这还不算得定,要慢慢一步步修去,也许才可以得定。 如果连这甘露都没有,嘴里干干的,甚至发苦或一身燥,那就不用说了。 所以真正的甘露是很难得的,要如何才能成就甘露灌顶呢? 就要注意下一句话“大悲所熏”。 不是你小器心态,只顾自己修道可以得到的,纵然你偶尔得了一点清凉境界,也是不算数的。 要大慈大悲无量功德圆满了,才能到那个境界。 由定而生慧,自然可以得到有如甘露的无根水,甘是形容微带甜味,但又不是太甜的味道。 得禅定的人说,是得到诸佛菩萨的甘露灌顶,也可以说自己为自己灌顶,自己的口水都是带甘味的。 到了这地步,就不太在乎一般的饮食,因为自己在甘露法食之中,也自然得到解脱,烦恼少了。 即使心中故意想着最痛苦的事,也不起烦恼。 但是虽然解脱了烦恼,可是离解脱生死还早。 即使有人可以做到告诉大家自己要走了,也真的就走了,他还不算是解脱,了生死。 这只是定力功夫够了,能解脱分段生死,还没能解脱变易生死。 ” 发布时间:2025-08-21 15:18:23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5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