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过去七佛之六:迦叶佛 内容: 【七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 今天我们要来介绍的就是过去七佛之六:迦叶佛。 梵名:Ka^s/yapa Buddha。 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 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 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 迦叶佛拼音:jiā shè fó , 梵名:Ka^s/yapa Buddha。 又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 意译作饮光佛。 梵文 Kasyapa,义曰饮光,又译作迦叶波佛、迦摄波佛、迦摄佛,意译为隐光佛,称大迦叶。 即过去七佛的第六位,现在贤劫千佛中的第三尊佛。 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 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 骑一头狮子。 降生于释迦牟尼佛之前,相传为释迦牟尼佛的因地本师,是释迦牟尼前世之师。 举行过一次说法集会,有二万弟子参加。 他的上首弟子是提舍和婆罗婆。 乃释尊以前之佛,为过去七佛中之第六佛,又为现在贤劫千佛中之第三佛。 传说为释迦牟尼前世之师,曾预言释迦将来必定成佛。 依长阿含卷一大本经载,迦叶佛出世于贤劫中,其时人在世得弟子二万。 姓迦叶,于尼拘律树(巴 nigrodha)下成佛,有弟子二万人,而以提舍(巴Tissa)及婆罗婆(巴 Bha^radva^ja)二人为高足,执事之弟子名善友(巴 Sabbamitta)。 父名梵德(巴 Brahmadatta),婆罗门种;母名财主(巴 Dhanavati^)。 有子名集军。 其时之王名汲毗(巴 Kiki),其所治之城名波罗[木*奈](梵 Ba^raN! asi^,巴同)。 又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载:“一切恶莫作,当奉行诸善;自净其志意,是则诸佛教。 ”即迦叶佛所说之戒经。 禅宗语录迦叶佛《五灯严统》(贤劫第三尊)偈曰。 一切众生性清净。 从本无生无可灭。 即此身心是幻生。 幻化之中无罪福。 长阿含经云。 人寿二万岁时。 此佛出世。 种婆罗门。 姓迦叶。 父梵德。 母财主。 居波罗奈城。 坐尼拘律树下。 说法一会。 度人二万。 神足二。 一提舍。 二婆罗婆。 侍者善友。 子集军。 讫栗枳(人名)又作讫哩吉、鸡梨祁、吉利。 译曰作事。 太古印度出世之王。 迦叶佛即其子云。 见起世经,起世因本经等。 都子婆罗门村(地名)五分律曰:“都夷婆罗门聚落,在拘萨罗国界,舍卫大城西北六十余里。 元是迦叶佛本生之处也。 ”相轮(术语)又曰轮相。 塔上之九轮也。 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谓之相。 又相者视也,人仰视之,故云相。 行事钞资持记下四之一曰:“相轮者,圆轮耸出,以为表相故也。 ”名义集七曰:“言轮相者,僧祇云:佛造迦叶佛塔,上施盘盖,长表轮相。 经中多云相轮,以人仰望而瞻视也。 ”香口比丘(人名)依叹佛功德而感得口中香气之比丘也。 释门归敬仪曰:“香口比丘,报由叹佛。 正业所感,为人所名。 ”智度论十一曰:“阿输伽王,一日作八万佛图,虽未见道,于佛法中少有信乐。 日日请诸比丘入宫供养,日日次第留法师使说法。 有一年少法师,聪明端正。 次应说法,而在王边坐。 口有异香,王甚疑怪。 谓彼欲以香气薰王宫之人。 语比丘言:口中有何等,开口看之。 即为开口,无所有。 与水使漱,香气如故。 王问大德,新有此香耶? 抑旧有之耶? 比丘答曰:自迦叶佛时有之。 问如何而有? 答曰:我昔于迦叶佛法中为说法比丘,在大众中欢喜演说迦叶世尊无量之功德,自是以后,常有妙香出口中,世世不绝,恒如今日。 ” 发布时间:2025-08-03 12:36:26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