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戒疤的由来是什么 内容: 目前比较通用的说法是《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 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 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众之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 有一种说法,说烧戒疤是起自于舍身供养的佛家思想,也被视为断除我执。 旧时出家人受戒时,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 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 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腋、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 佛门除了剃度(凡是出家当和尚或尼姑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做剃度)仪式外,还有“清心”仪式。 即入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优秀者,老和尚会用线香为他们点上僧侣生涯的第一颗戒疤,称之为“清心”。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如果表现良好,则有资格得到第二个戒疤,名为“乐福”。 一般而言,如果顺利的话,寺里一些年长的老和尚大多可以拥有五六个戒疤;而像少林寺等重要寺院的住持,则有八、九乃至十二个戒疤。 发布时间:2025-07-29 16:40:04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