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林崇安:西藏白教大手印的禅观方法 内容: 西藏白教大手印的禅观方法林崇安一、传承西藏佛教有四大教派: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及格鲁派(黄教)。 白教有两大系统,一个系统是由藏人马尔巴(1012)赴印向那洛巴、麦止巴等人学习大手印等法之后所创立,经由其弟子密勒日巴(1040)及其再传弟子刚波巴(1079)所弘开,此系统称做达波噶举,分成四大支派:(1)帕竹派(2)噶玛派(3)蔡巴派(4)跋绒派。 另一个系统是由藏人琼波年赴(1026)赴印向尼古玛等人学法之后所创立,称做香巴噶举。 白教大手印的传承大师甚多,例如、噶玛派的都松钦巴(1110),帕竹派的衮噶仁青(1475)等。 二、大手印字义白教各派对大手印的解释有多种讲法,例如:1. 大谓越边,手谓空智,印谓无偏颇。 2. 大谓最高,手谓无生,印谓无始。 3. 大谓俱生大乐,手印谓空性。 大手印谓乐空双融。 4. 大谓无有对手,手谓从心识超越,指空性。 印谓以空性无不周遍。 因此,大手印在于体证心之胜义性质是空性无生、无自性。 此心是大乐光明的微细心,是一种自觉的智慧。 三、大手印的禅观次第以下依据白莲花尊者的「涅槃道大手印」,列出科判,来讲解白教的大手印禅观次第。 白莲花尊者约为西元1590年之人,是一位伟大的大手印修行者。 「涅槃道大手印」的内容分成前行、正行、后义三部份,细部科判如下:甲一、前行(分二)乙一、共同前行(如,暇满难得、观死无常)乙二、不共前行(如,归依发心、上师瑜伽)甲二、正行(分二)乙一、共同修法(分二)丙一、专一瑜伽:休息寂止(分二)丁一、依于物戊一、不依息(依石块、佛身等)戊二、依于息(金刚诵、宝瓶气)丁二、不依于物(分三)戊一、念起即断(先紧)初住:如高山瀑流戊二、任念起而不制(后松)中住:如江河缓流戊三、安住要旨1. 如纺梵线(不紧不松)2. 如断草索(心离勤勇)3. 如童观殿(见烟雾等相,起轻安而不取舍)4. 如象踏刺(不制妄念亦不为所动)后住:如大海无浪丙二、离戏瑜伽:修习内观(分三)丁一、审察心之三时丁二、审察心之实有实无丁三、审察心之一多乙二、不共修法(分二)丙一、一味瑜伽(分三)丁一、以睡梦喻确认所显为心丁二、以水冰喻确认显空双运丁三、以水波喻抉择诸法一味丙二、无修瑜伽所断之烦恼已灭,能断之对治亦息,达无学位,处于无住涅槃,证得大手印最胜成就。 甲三、后义(分三)乙一、确认大手印(分三)丙一、根之抉择丙二、道之实践、辨别、暖相分别丙三、果之现证乙二、审察障碍与歧途乙三、明辨知解、觉受与了知四、结语以上以「涅槃道大手印」作说明,来了解西藏白教大手印的禅观次第,可看出其细腻之处。 大手印要点大手印是西藏佛法噶举派(白教)的最高禅修方法,藏人波卡仁波切在《照见清净心》中说:1. 不涣散地将心安住于现在,就是大手印的禅修。 2. 当念头升起时,我们既不试图阻断也不追随,只是继续安住在单纯的觉知状态中。 3. 禅修的重点不在于念头是否出现,而在于保持不涣散的警觉,不评判也不执着于念头的好坏。 4. 禅修时,心应该是放松的、自在的、广阔的,不抱持任何期望或担忧。 由上可知,以轻松与开放的心胸来禅修,使当下的觉性持续不断,便是大手印的要旨。 发布时间:2025-07-21 17:22:08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1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