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六度是什么意思 内容: 佛教六度分别是:施度、戒度、忍度、精进度、禅度、慧度。 1、施度。 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 谓菩萨由修布施,能对治悭吝贪爱烦恼,能施与众生利乐。 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 2、戒度。 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谓菩萨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断身口意一切恶业。 3、忍度。 谓菩萨由修忍辱,能忍受一切有情骂辱击打及外界一切寒热饥渴等之大行,无论业障魔障,即能断除瞋恚烦恼。 修道途中,阻碍必多,遇挫折毁谤,不怨不怒,由忍化恕,心自安之,外忍饥寒,内忍七情六欲,如此道志不馁,不畏困难,学道度人必能成之。 4、精进度。 谓菩萨精励身心,精修一切大行,能对治懈怠,成就一切善法。 佛海无边,道海高远,学无止境,真理研习不可停顿。 若有过失,遇人指点,立即改正。 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 5、禅度。 止观双运名禅,亦名静虑、三昧、三摩地、定。 谓思维真理,定止散乱,心一境性,调伏眼耳等诸根,会趣寂静妙境。 有四禅、八定及一切三昧等。 要修炼成佛,必需寂静其心,以免散乱。 要普度众生,精神须有特别训练,所以禅定才能生智慧,遇事才能有定力。 6、慧度。 谓通达诸法体性本空之智。 及断除烦恼证得真性之慧,能对治愚痴无知(无明)。 智慧——修行者之心性当具有最高的智慧。 博览群经、远大学识、历练世故,可以辩才无碍,圆通万事,度化众生自然方便,修行者本身亦可避免堕落魔障之中。 发布时间:2025-07-18 18:02:01 来源:素食购 链接:https://www.sushigou.com/11695.html